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69660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纸媒防御战的第一块盾牌——二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纸媒防御战的第一块盾牌——二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关键词:纸媒电子版 编者按:《中国记者》2011年第10期刊发了张立伟研究员的文章《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文章发表后,在业界引起争议,有支持的,也有拍砖反对的。看来这是传媒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又写出“二论”,提出“纸媒防御战”、“时效丢哪里”、“版权保护从‘禁止我’开始”等论点,对为何、如何撤电子版作出进一步阐述。本刊也愿意继续为不同观点提供表达平台。——《中国记者》2012年2期 纸媒数字化进程缺乏防御战略,办电子版是不设防的大漏洞。撤掉电子版,竖起纸媒防御的第一块盾牌。 多年电子版的
2、普遍形态,一是把报刊编辑成型正式上X;二是免费调阅;三是与纸媒同步更新;一句话:X上免费暴晒纸媒所有内容。①这形态包含撤掉的三条途径:收费、拖延和残缺。 一、收费路漫漫 首先看收费,这条路极难。国外数据经常互相矛盾,只分析国内。首次收费在2007年4月,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四家报纸:《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和《温州商报》,电子版对温州用户免费,外地用户收费。每份160元/年,任意两份260元/年,任意三份320元/年,四份全订380元/年。 各项条件都预示收费顺利。首先,受众规模庞大又需求明确。温州新闻X副总编李
3、亮说:“数字报纸的受众定位是在外工作生活的温州人,这部分人将近200万。这份收费数字报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他们想了解家乡情况的愿望。”其次,受众有支付能力。百多元对先富起来的温州人真是小菜一碟。再次,有特殊发行渠道。部分通过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订阅。最后,按流行的“微支付”理论,约有1%的人愿意付费。200万外地温州人的1%就是2万,只要他们订一份报,一年就收入320万元。 这些条件让温州电子报含着金匙出生,可惜它运气不好。李亮说:“收费数字报发行近两年来,共收到了100多万的费用,虽然没有实现赢利,但是已经产生效益了。”②后来呢?2011年
4、12月,我上X进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注册后即可免费阅读。一口气读它4张报,我这个外地人拣大便宜了! 温州之后,又有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人民日报》于2010年1月对电子版收费,均夭折——《人民日报》后改为当天免费,部分历史内容收费,那是对“旧闻”数据库收费,不是对“新闻”电子报收费了。这各处夭折后有普遍必然原因。因为数字技术,电子版上X即是大家的,迅速进入搜索引擎X站或门户X站,任何人都可随意查阅、复制和传播。遇到收费,人们就会考虑“掏这钱值吗?”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尼克•萨博把它称为“心智交易成本”:收费再低,掏钱的
5、经济成本最小化了,但心理成本没有消除。人都会犯懒,为它伤脑筋实在划不来,干脆放弃。以提倡“长尾理论”著名的克里斯•安德森进而指出:“这种做法犯了两个极端的错误,既让消费者感到心智交易成本很高,同时又没有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相应的收入。”③ 如果电子版能在保护中收费,既可说是撤了免费电子版,又可说是电子版升了级,那是表述不同,无关宏旨。但偏偏收费极难,电子版却“天天”流失纸媒的优势(详后)。慢慢寻找可行的收费办法,时代可以等,个人来不及了。纸媒下滑不见底、电子版收费不见路——别说那是“发达国家”的事,除非你愿意永远在“发展中”。丧
6、钟为谁而鸣?为每家纸媒而鸣!当务之急是止住下滑,这就必须撤掉电子版。 二、时效丢哪里? 纸媒习惯说“没有时效优势”,在哪个环节没有?自纸媒诞生,一直在3个环节提高时效:加快采编、加快印刷、加快发行。电子版把后2个环节的时耗压缩近零,当然愿意办。但这有个前提,如果互联X上“只有”你纸媒提供信息,办电子版就是对的。但互联X是个基础平台,平台上会生长其他媒体,有了门户X站和搜索引擎,办电子版就是不对的!它上X即进入这两类X媒,纸媒还在快印刷、快发行,电子内容已通过X络跑遍世界。 2009年王帅“诽谤案”,是《中国青年报》4月8日首发独家新
7、闻《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 一青年举报家乡违法征地遭遇跨省追捕》。8日凌晨4:00,该报电子版上X,5:38,这条新闻同时见于新浪和腾讯,6:02搜狐,6:14央视X,6:18凤凰资讯,7:42X易新闻……纸媒千方百计快速采编,三更灯火五更鸡,被午夜凶铃搞得内分泌紊乱……一旦电子版上X,一切辛苦都成了“初级产品”,人家贴上自己品牌直达用户。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比赛! 把“时效”的三个环节拆开看,采编环节纸媒当然有优势,漏洞是电子版,在印刷、发行环节把采编抢来的时效丢得精光,同时不停输血给竞争对手,X媒“天天”比你快,年轻人当然不看报了!赶快
8、竖起“数字化之盾”,把防御盾牌竖在自己最弱处,即印刷、发行的时效——把电子版拖延上X。好多期刊已经拖延,难点在日报。流行说法是独家新闻少,内容同质化,你上X慢了受众看其他。不!拖延上X必然伴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