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ID:21559133

大小: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1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2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3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4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马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

2、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设计理念】将语文知识,能

3、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会地整和,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学会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伙伴。教学中应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教学对象分析】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4、感知理解课文,从而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方法分析】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三、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四、教学

5、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指一生读,学习“司”字,用猜字谜方法学习。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2.从课题中,我们能看出来课文讲的是谁呀?我来介绍一下司马光,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写了本书叫《资治通鉴》,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的称赞。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

6、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的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学生认真看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提要求:(1)先把认字表上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遍。(2)画出本课生字。3.说一说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4.(学生认真听,认真读并积极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听、读

7、习惯。]四、自主识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拿出自制字卡,同桌互相认读。3.找小老师到前面领读生字。4.小组互相学习生字。5.向老师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了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设计意图:集中识字,培养自学能力]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出声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分段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明朗读(2)“从前”是什么意思?(3)在这一段中发生了什么事?(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状况?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和

8、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能尊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