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ID:2154803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1页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2页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3页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4页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01  PICC静脉置管技术应用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和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提高患者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并通过中心静脉给药降低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1]。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PICC认识也越来越深入,PICC置管患者的人数也在增加。目前临床上的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广泛,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201

2、6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现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年龄范围在33-44岁之间,平均年龄36.35±2.48岁;观察组行传统PICC穿刺术失败,血管条件不允许盲穿,年龄范围在32-45岁之间,平均年龄35.68±2.6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并签署PICC

3、操作同意书,PICC穿刺部位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两组患者在年龄、穿刺血管位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穿刺技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改良塞丁格技术增加了扩张器和插管鞘两方面的组件,导丝能够通过血管鞘置入到PICC管中[2]。操作前准备好术中的用物,包括PICC专用包、卷尺、聚维酮碘、酒精、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手套、无菌隔离衣以及配置好的利多卡因等。术中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将患者穿刺部位的手臂外展,观察穿刺静脉处的皮肤与血管情

4、况,手臂与身体保持90°。使用超声探头从上臂内侧对静脉区域进行血管走向的检查,辨别患者动静脉血管,注意动脉血管在超?探头压迫下有脉冲,静脉血管在超声探头压迫下有变扁的的变化。在B超下观察静脉的走向,解剖结构是否有变异。穿刺前做好无菌消毒的准备,嘱患者握拳利用探头明确静脉的走向,在B超下行动态引导,帮助完成穿刺。穿刺成功后,保证回血将穿刺针退回至穿刺点,通过穿刺针将导丝送入,然后拔出穿刺针,使用解剖刀作皮肤切开,扩大解剖口。将插管器组件沿导丝送入,最后拔出导丝和扩张器,留下插管鞘,通过插管鞘送入PICC,注意测量PICC置入后的外露长

5、度。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使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1.22护理  评估患者:PICC置管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制定的医疗方案,评估患者各项检验指标,尤其注意患者的血常规与凝血功能。向患者解释PICC置管的目的,操作方法,观察患者的静脉状况和皮肤状况。取得患者的理解并在PICC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告知患者PICC置管能够使患者在今后的化疗中不用进行反复的静脉穿刺,有利于保护周围的静脉血管。耐心解答患者对PICC的疑问,缓解术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术中护理:术中主要的护理工作是使患者配合临

6、床PICC的操作,鼓励患者,安慰患者,采用柔和亲切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评估PICC置管的预测长度,以穿刺部位为起点,右胸锁骨关节以下至第3肋间为终点。穿刺后护理:穿刺后严格观察患者的穿刺点的渗血情况,使用淡肝素冲管,防止导管阻塞。告知患者要保护好穿刺点的部位,护理人员每班测量导管的外露长度。应用药物前后使用淡肝素冲管与封管,PICC操作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根据患者的敷料情况每周进行敷料的更换[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留置时间,记录患者PICC一次性穿刺的成功人数,记录成功率。观

7、察患者置管后发生的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以及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感染:穿刺部位出现红肿、脓液渗出,以及患者持续发热,导管细菌培养呈阴性;穿刺点出血:置管后穿刺点出现渗血情况;导管脱出:患者PICC管外露长度增加;静脉炎:患者穿刺静脉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导管阻塞:患者的PICC导管在推注液体时不畅,产生阻力,输液速度降低。  1.4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留置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小高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8、<0.05)  2.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避免长期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临床通常用于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的患者、消化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