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2255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谈谈二高山反季节辣椒覆膜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二高山反季节辣椒覆膜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种植蔬菜的经验,分析了高山反季辣椒种植,重点从种植地选择、栽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高山反季辣椒栽培的技术要点,以今后发展和推广高山反季蔬菜种植技术打下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品种;栽培技术 高山反季节蔬菜是利用高海拔山区气候差异,进行春夏延后或秋冬提前反季节栽培,来满足平原地区夏季蔬菜淡季的供应需求,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辣椒属喜温蔬菜,不耐热,也不耐霜冻。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25~30℃,低于15℃不易发芽。利川高山区有得天独厚的无污染生态环境,7~8月气候凉
2、爽,平均气温25~28℃,十分有利于发展反季节无公害高山辣椒生产。近年来,我们利用杨坝镇海拔高度在650~860m的村等进行高山辣椒生产示范,面积20hm2,平均667m2产1500kg,667m2产值3500元。我们通过蹲点指导、调研,总结出一套高山区反季节辣椒覆膜高效栽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播?N 育苗播种宜选择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可采用温床或大棚内套小拱棚等方式进行,以温床为好。每平方米播种10-15克,一般8-10平方米可移栽1亩大田。幼苗2-3片真叶时假植,6-8叶期为移栽适期。 二、选择地块 1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和地形 海拔500~12
3、00m的高山地区均适宜栽培辣椒,最适宜栽培的海拔高度为600~1000m,以座西朝东、座北朝南、座南朝北的地形为佳。 2选择适宜土壤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2~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旱地或水田,以砂质土壤或壤土为好,不宜选择冷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3适期播种 高山辣椒栽培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中下旬。在此播种期内,海拔高的地区要早播,海拔低的地区可适当晚播,具体播种期:海拔低的地区可适当晚播,具体播种期:海拔600~1000m为4月上中旬,海拔400~500m为4月下旬。播种前将已经晾晒好的种子放入45℃温水中进行浸种1~2h,再放入50倍的
4、多菌灵溶液中浸泡种子2~3h进行消毒,用清水洗净后进行播种。 4合理密植 一般667平方米栽3800~4200株为宜,但具体密度还要看品种及土壤肥力而异。通常在畦上栽植2行,畦内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宜选择晴暖无风天的下午进行。在定植前l~2天,秧苗用65%代森锌5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加40%乐果1500倍液喷施,使幼苗带药带土到田。 三、大田管理 1、定植成活初期,浇2-3次稳苗扎根水。 2、开花座果期,可用20-30ppm的辣椒灵喷洒或用座果灵1片加水2-3公斤蘸花柄,以提高座果率。 3、侧枝出现后,应将“门椒”以下的老叶和侧
5、枝及中上部向内生长而长势又弱的侧枝全部摘除,以利植株健壮生长和田间通风透光。 4、开花座果和果实膨大期肥水齐攻,为防止植株早衰,必须分期追肥,原则上少施多次,每隔15-20天追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公斤,加复合肥5-10公斤,盛果期用0.5%-1%的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液进行叶面追肥。 5整枝与搭架 高山辣椒栽培要进行整枝,把辣椒第1花节(门椒)以下的各叶节侧枝,选择晴天及时剪除,减少养分损耗,使植株养分集中供应主茎生长,逐级发生侧花枝,提高结果率,促进果实发育,达到果实个大、商品性好、产量高。及时搭架,用长50cm左右的小竹杆或竹片或小木棍,在离植株约10cm
6、处插1根,或在畦面的两侧用小竹竿或小木棍搭简易棚形支架,高40~50cm,然后用塑料绳以∞型把植株主秆绑在立柱或支架上。 三、整地施肥与地膜覆盖 1.整地施肥 在整地施肥方面,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多、地势相对平缓、保水保肥性好、且2~3年内未种过同科作物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翻耕前,每667平方米施人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与降低土壤酸度。特别地,对于新开发的或荒置已久的土块,在耕作前,必须进行土壤肥力水平与酸碱度测定。土壤翻耕后,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粪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翻入土中后,整平作畦。高
7、山夏秋季栽培,雨水较多,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先深耕、耙细、整平,然后开成厢宽80厘米,厢高15-24厘米左右的高畦,并浇足底墒水,栽二行或采用厢宽1米栽三行。 2.地膜覆盖 高山地区种植蔬菜,一方面,由于前期温度低,特别是低夜温,易引起低温寒害,高温季节易造成土壤干旱;另一方面,由于高山地区夏秋降雨多,坡度大,易造成土壤肥料流失严重。因此,在夏季种植反季节蔬菜,常常要进行移栽覆膜。移栽覆膜:可采用先覆膜后移栽或先移栽后覆膜两种方式,膜宽以90-100厘米为宜,行株距为50厘米×30-40厘米,每亩2500-3300穴,每穴2-3株。移栽时应把大小、高矮较一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