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1434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一、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多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状况。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身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必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纯粹依赖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亲身体验的具体程序,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由过去单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即以学生的今后甚至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2、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形成基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演算题目为重点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 会思考问题的民族才是发展的民族,具有创新思维的国家未来才有希望。著名史学家汤恩比曾提出:“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否打开僵局打开前程,有赖于是否朝着创造的方向迈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或社会将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今天,
3、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是系于人才的创造能力上。英国科学家霍伊尔就指出:“今日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国家,则明日将沦为落后国家而羞愧。” 现实中的教学情况是怎样的呢?大部分的教师采用了向学生布置成套习题进行模式化训练的方式。这样就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强,那创新意识也就更是停留在口头上了。而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要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把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来。数学能力一般由认知数学事实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建构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等组成。其中认知数学事
4、实的能力,包括了对数、式、符号、数量关系、数与式变换的认知;对空间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实物与图形的互相转化、图形中元素的认知;对命题结构、论证的一般方法的认知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问题的识别、分解、转化能力、解题的探究和监控能力等。建构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包括掌握已知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来理解与解释客观事物等。新大纲中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隐含在以上的数学能力之中。夯实“双基”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过程是统一的,
5、不能割裂二者的联系。 三、由教师满堂灌转变为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协商和意义建构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或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或情境,鼓励和支持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培养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善于观察,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新奇想法,不要让成人化的固定思维定势埋没了天才的想法。如果牛顿看见苹果掉下来也跟普通人一样不以为然,那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生成过程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人们生成对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总是跟他以前的经验相结合,即理解总是涉及
6、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构。第二,人脑总是主动选择信息,并从中得到结论。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建构学习过程呢?其一,对新知识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建构的信息而建成的;其二,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也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有建构的知识是丰富的,有经验背景的,这种知识在未来新的情境下能够更多地发挥其灵活的指导价值。学生因为知识背景、已有经验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事物做出理解的时候,自然会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会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因此
7、,学习者据此展开的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和深刻。对于学习新的知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会弥补知识和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使教学更加合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改善竞争条件下的学风。 四、现代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X络的介入,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借助高质量的教学手段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如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将因材施教的原则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设计集图像、文本和声音一体的课件,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8、以直观的形式给予学生最大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了传统、机械、重复的教学活动,最终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使教学媒体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师就必须先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易于为学生接受,表现形式形象生动的内容融合到教学课件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进程,有效地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