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10739
大小:70.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李文元(青海省妇幼保健院青海丙宁810007)【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090-01【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恰当时机。方法在头位难产枕横位、枕后位时,以手转胎头为枕前位,使分娩结局改变。结果手转胎位成功率,以宫口开大6cm至宫口开全,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平坐骨棘平至棘下2cm者成功率高,达93.75%;以宫U开大<6cm,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华骨棘下≥2cm者成功率低,为63.15%(P<0.01)
2、。结论手转胎头是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胎头吸引器转胎头相比较,更安全、有效、易掌握。胎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选择适当的时机,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关键词】手转胎头术头位难产应用如何正确、及时处理头位难产,是产科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是头位难产中最常见的,占总分娩5%[1],占头位难产的65%〜70%左右。适时行手转胎位,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木文通过临床实践,对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产妇在不同时期行手
3、转胎头纠正异常胎位,使难产变为顺产,取得不同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总数2285例,难产1056例,发生头位难产且符合木文指征的508例,占难产48.11%,其中226例宫口扩张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延缓或停滞。随机分为两组,A组:宫U扩张6cm〜10cm,胎先露在平坐骨棘平至棘下2cm之间,枕后位18例,枕横位94例,井计112例;B组:宫口开大<6cm或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上或在坐骨棘下≥2cm者,枕后位22例,枕横位92例,共计114例。1.2手转胎头的指征①无骨盆狭窄或明显头
4、盆不称;②已破膜;③阴道检查胎头位异常,经加强产力等对症处理后胎位持续异常者(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但对前不均倾位、高直位、颜面位、额位等除外),宫U开大6〜10cm,或第二产程停滞,胎头位于平棘或棘下1〜2cm;④B超:胎头双顶径<9.5cm,估计胎儿体重<3500g;⑤无胎儿窘迫;⑥产瘤不大,胎头无明显变形、颅骨不重叠。⑦胎头无明显水肿;⑧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⑨无子宫先兆破裂。1.3方法常规消毒,在宫缩间歇吋,将右手食指及中指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中指分开,指端于小囟处,在宫缩吋用力均匀,缓慢旋转,冋吋左手在腹壁上推送胎背
5、向前方,协助胎头旋转。左枕横逆吋针向前转30°〜90°,左枕后逆吋针向前转90°〜135°左右;右枕横顺时针向前转30°〜90°,右枕后顺吋针向前转90°〜135°左右。手在阴道内固定胎儿头约2次宫缩,待儿头为枕前位吋,将手抽出。操作时动作轻柔,用力均匀,切忌粗暴、急躁,不能急于求成。1.4手转胎头成功的标志第一次手转胎头后,等待强有力的宫缩10次〜15次左右,在常规消毒下,再次行阴道检査,如仍为胎位异常,视为失败。需行2次手转胎头,方法同第一次,最多不能超过3次。否则停止
6、操作,改用剖宫产。如检查胎位为枕前位,并以枕前位经阴道分娩者,为手转胎头成功。1.5经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见下表宫口开大不同吋期枕后位、枕横位手转胎头后的成功率比较。注:A组与B组PC0.01,总成功率:A组与B组P<0.01。胎先露不同位置吋枕后位、枕横位手转胎头后的成功率比较注:A组与B组P<0.01,总成功率:A组与B组P<0.01。3讨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头位难产最常见的因素,因胎头俯屈不良,不能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造成难产,剖宫产率高,通过手转胎头术纠正异常胎位,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而自然娩出,早期警觉
7、和恰当处理往往可使产程顺利进展。经验表明,当进入活跃期采用手法旋转胎头至枕前位,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而娩出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胎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手转胎头的吋机选择非常重要。当宫口开大4〜5cm吋,儿头处于下降吋期,儿头偏高,此吋宫口扩张不大,还不到旋转时机,旋转中往往儿头上升,羊水大量流出冋吋容易伴随脐带脱出。当宫口扩张9〜10cm吋,儿头过低,此吋产瘤往往已形成,儿头紧嵌于阴道内,给手法旋转带来一定闲难。以宫U开大6cm至宫口开全,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平坐骨棘平至棘下2cm者成功率高,达93.75%;以
8、宫UI开大<6cm,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者成功率低,为63.15%(P<0.01)。3结论手转胎头是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胎头吸引器转胎头相比较,更安全、冇效、易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