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ID:21507966

大小:4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2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_第1页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_第2页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_第3页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_第4页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群际威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1考察在现实威胁情境下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现实威胁感与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在现实威胁感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2考察在象征威胁情境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象征威胁感与攻击行为和自我控制间均无显著关系,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在象征威胁感和攻击行为间无中介作用。  关键词现实威胁象征威胁自我控制攻击  分类号B849  DOI

2、: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5.003  1引言  群际威胁是指一个群体的行为、信念和各种特征受到另一个群体的目标、发展及生存的威胁(Riek,Mania,Gaertner,McDonald,&Lamoreaux,2010)。整合群际威胁理论(integratedthreattheory,ITT)将群际威胁划分为四类:现实威胁、象征威胁、群际焦虑和消极刻板印象(Stephan&Renfro,2002)。感知到的群际威胁会使人们对外群体产生消极的态度和情感(Stephan&

3、Stephan,2000),如生气、焦虑、害怕(Renfro,Duran,Stephan,&Clason,2006;Stephan&Renfro,2002),在引发消极情绪的同时也能激活多种消极行为,如歧视、对立、敌对、冲突和暴力行为(Stephan,Ybarra,&Morrison,2009),其中对立、敌对、冲突和暴力行为都属于攻击行为。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攻击性特质水平、群体认同程度及个体感受到的群际威胁都是攻击行为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王沛,刘峰,2007;Ann,Tally,&Valentine,2006;B

4、ushman&Anderson,2001)。当感受到外群体比内群体的规模、势力更大时,现实威胁可能导致对外群体的对抗行为(Kamans,Otten,&Gordijn,2010),引发强烈的群际侵犯和冲突的动机和行为(Becker,Wagner,&Christ,2011;Maoz&McCauley,2008)。虽然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是不同的群际威胁亚类(Stephan,Ybarra,&Morrison,2009),但它们都有相同的消极后果,如偏见(Maddux,Galinsky,Cuddy,&Polifroni,200

5、8)、认知准确性下降(Zomeren,Fischer,&Spears,2007)、攻击性集群事件(Zomeren&Iyer,2009)等,因此,象征威胁也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  自我控制是影?个体行为的内部因素,可以引发或制止特定行为,如抑制冲动行为,采取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等(Heatherton,2011;Wagner&Heatherton,2011)。自我控制损耗心理资源  会引起随后一定时间内执行功能的降低(Muraven,Tice,&Baumeister,1998)。群际互动情境中的一些因素会影响执行功能

6、,研究表明,当个体经历象征威胁后执行功能会下降,并继而出现控制失败如攻击增强等行为倾向(Inzlicht&Kang,2010)。但现实威胁是否能导致自我控制下降尚未有直接研究证据支持。而攻击性与自我控制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攻击行为(黄曼,史滋福,刘妹,2013;江晶,2012;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2007)。自我控制资源对攻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进行自我控制的个体比不进行自我控制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Gailliot,Baumeister,DeWall,Maner,Plant,Tice,&S

7、chmeichel,2007)。总之,自我控制能力的加强可以抑制攻击行为,下降则会造成攻击性的上升(Denson,DeWall,&Finkel,2012)。  综上,群际威胁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强,自我控制会影响攻击行为,威胁也可能导致自我控制的下降或失败,由此可以推测,群际威胁可能通过自我控制影响攻击行为。本研究以整合群际威胁理论为框架,通过两个研究探究不同群际威胁类型――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  2研究1  21研究方法  211目的  探究现实威胁与攻击的关系,以及

8、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  212被试  网络招募76名被试,均为农村籍大学生,2人未完成问卷,有效被试74人,其中现实威胁组41人,无威胁组33人,平均年龄为2068±151岁。被试均身体健康,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213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现实威胁(有威胁和无威胁),因变量为攻击。  214实验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