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ID:2150293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2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3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正在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部门,其职能紧跟企业战略,为实现企业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进行人才的选、育、用、留活动。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运行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学者赵曙明早在1998年就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评价进行研究,张国初在2000年指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度量系统的积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度量的主要内容及业绩度量的基本原则。随后的十年间,大陆以及台湾学者纷纷进行了不同视角、不同行业的研究

2、,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的意义、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等内容,积累了宝贵的知识。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多位学者对于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意义进行了陈述,总结如下(见表1):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这个概念逐级分解,直至形成具体的、可操作、可量化的指标,一直以来就是个核心难题,学者就此并没有形成统一看法的问题。    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移。这也就是说,对其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事务完成情况,也要考虑该部门对企业的贡献情况;不

3、仅要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也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成本、收益,也要考虑员工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增加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难度以及定量测量的难度。具体的构建方式与研究者的专业背景、对SHRM的理解与认识、以及面临的现实情况有很大关系。以下(表2)是我国学者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对于评价指标进行的一些典型分类。      三、系统评价方法    近年来,在实践需要的驱动下,学者们纷纷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如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及两种以上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综合使用。    台湾学者谢炜频以Huselid,Jackson和S

4、chuler(1997)所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量表”与李元墩(2000)所建构的“台湾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量表”作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系统及效能相关文献的搜集,建立合适的构面与指针,构建衡量模型。该模式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四层,6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每个层次均测算了相对权重和绝对权重。该模式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结果性评价: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专业才能、人力资源管理者经营才能,忽略了适应环境变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伦理、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绩效。    尤建新等(

5、2003)首次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对企业间人力资本使用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该研究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的一个着名模型模型,它可以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在构建的人力资本模型中,输入指标包括:工资,医疗福利,岗位培训,用工风险,输出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以上指标的评分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并制定了定序的打分标准。该方法最大的有点在于客观、准确、可操作性强,因而实用价值较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于飞(2007)提出了评价指标设计的五原则,即系统性原则、科

6、学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通过跟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活动过程,结合前人已有的评价指标,构建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架(共38个三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其进行系统评价。这一评价方法本身具有极强的系统性,但同时也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的关键困难是如何尽可能贴近现实而有合理地将概念进行操作化。    四、典型应用性研究    无论从管理者角度、股东角度,还是学者角度,人们都迫切需要了解一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7、的情况。因此,理论界对于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评价尚未达成一致这一事实并不能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与推广。以下列举了近年来发表的此类应用性研究。      五、结语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战略地位的提升,对其进行评价成为备受关注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涉及大量情境因素,涉及人的态度,并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些都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从实践角度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是关键问题。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实际和评价的具体需要,有机地结合系统评价方法才能逐渐向接近这一目标。    

8、参考文献:    [1]赵曙明,沈群红。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与方法[J]·生产力研究,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