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9027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承载着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理性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意义重大。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视频形式为主,时间较短、主体突出鲜明,、内容丰富灵活,通常围绕某单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并不追求知识的广度,针对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随着时代发展,微课作为新型的授课方式,应容易吸引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微课设计和应用的探究,具有其相应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应用
2、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微课(MicroIecture)是指通过视频记录教师针对某教学知识点讲解过程,以供学生自主收索学习的教学方式。微课视频具有时间短、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重点突出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更易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学习,并可对学生的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但就现阶段的微课教学而言,相关视频的设计和应用尚未形成相应规范的教学体系。因此,针对微课实际应用及相关建设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微课的实际应用 微课内容丰富涉及小学数学教学
3、各环节内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特性,可大致分为课前使用、课中使用、以及课后使用,三种实际应用形式。学生在实际选择和使用微课教学视频时,应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合适的微课,以发挥出微课的真实效用,解决数学学习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综合数学能力的目的。 1.1课前使用 随着现代教学不断发展,教师愈发重视前置性学习的重要地位。学生在正式学习新学习内容前,自主完成对新知识点的预习和对旧知识点的回顾,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小学数学内容逻辑性
4、较强,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学习的内容较多,小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成长并不健全,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微课视频时,应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等形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的认知,降低学习难度,以提高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培?B学生良好的前置性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年、月、日》相关知识时,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概念较多,知识点较为分散,教学内容信息量较大,对于低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由于讨论时间过长影响实际教学讲解。基于这
5、种情况,可通过微课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如某教师在其微课中,结合日历提出了年、月、日的概念,并通过“你了解日历怎么使用么?”“如何区分大小月?”等教学问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随后教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教授学生数拳法,用以快速记忆大、小月。在视频的最后,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区分大、小月的方法,为课堂上的教学交流做了相应的铺垫。 1.2课中使用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单方面传授学习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模仿学习,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较低,数学能力提升较为缓慢。素质教育是当代教
6、育的主流发展趋势,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自主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有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以商场活动设计了一段小故事,将抽象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转化为生活化的运算问题,随着故事的进行,由简单的买
7、东西找零引出加减运算,到连续买卖活动引出的加减混合运算,逐渐加深教学难度,使学生的加减混合运算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3课后使用 微课在学生课后学习阶段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学生课后补遗、重难点复习、知识点构建等。在课后学习阶段应用微课进行复习,可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教学重点的理解,深入探究教学重点内涵,提高学生对教学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因此,针对学生课后学习使用的微课设计,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加深学习深度,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描述,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深刻的思考,以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8、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完成《多边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后,通过微课对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强调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推理过程,引导学生对于这种图形转化思想的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种梯形的特点,从而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推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 在微课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和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