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ID:21484665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农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农村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现状;措施;习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38-01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当又存在许多差距。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农村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在十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不断的探究研究

2、,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1.农村初中学生现状分析  1.1存在知识欠账。按《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到六年级时,学生当能对数(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出结果,会解简单的应用题。但据七年级任课老师实际检查,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做分数的加减法,而是把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同时相加减。至于应用题更是无从着手。学生的知识欠账由此可见一斑。  1.2训练量少、知识面窄。当前的农村学生,从实行一费制后,教师不敢叫学生去买任何资料,学生手中的学习资料除了学

3、校订购的一本练习册外根本没有其它资料,手中缺少一些精选题和重点题的训练,故掌握题型的灵活性及应试性技能低,对重点、难点知识掌握不牢,导致考试不理想。  1.3思想认识不高。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认识不够,开始接触时表现学习不用心,贪玩,作业、练习拖迟不交,久而久之,从厌学到怕学,从怕学到辍学,形成恶性循环。  2.改进上述情况的一些措施  2.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认识到重视综合应用与打下扎实基础并不矛盾.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

4、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学习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背熟,或草草听(看)一遍老师讲的例题后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在学习中过于粗疏或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

5、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2.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一个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并非完全取决于其智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也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实效性的一个基本保障。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入手:首先是规范书写,培养学生书写清洁的良好习惯;二是独立思考,提倡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三是认真细致,特别是审题和运算上加以突出;四是培养学生画图思考的习惯,示意图不

6、仅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更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五是培养验算(打草稿)的习惯,且要求保持草稿的整洁,并严格控制计算器的使用权限。  2.3培养学生及时修改错误的习惯。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能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及时评价利用刚刚留下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可以

7、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等。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与评价,充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4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1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

8、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