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40794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化学概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化学概念教学蒋玉军摘要:一般说来,化学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些概念极其容易混淆。在木文中,笔者从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辨析关键字、词的含义;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授;对比联系;归纳;训练。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教师在课内讲解概念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并剖析这些关键字、词,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示概念的木质特征,如尽可能多地利用比喻性的描述和直观教只,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则通过具体的应用进行对比,通过这些方式指出
2、它们之间的区別和联系,使学生理解所讲的概念,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一、辨析关键字、词的含义,深刻理解概念内涵1.认真推敲定义中每个字、词的字面意义,如置换反应中的“置”是位置的“置”,“换”是交换的“换”。即:位置交换之义。析氢腐蚀中的“析”有析出氢气之意,而吸氧腐蚀中的“吸”有吸收氧气参与反应之意。二者对比分析后,学生的印象加深。认真推敲定义中每个字、词的意义和了解词的内部结构对于理解概念是有益处的。2.准确辩析定义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如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辨析
3、定义中关键字、词一一“或”、“在水溶液中”、“化合物”的含义,即为什么用“或”不用“和”;为什么用“在水溶液中”不用“溶于水”;为什么用“化合物”不用“物质”,并设计三个思考题:(l)Cu、NaCI是电解质吗?解析:NaCI是电解质,而Cu不是电解质。因为Cu是单质,不是化合物;(2)BaSO4不是电解质吗?不少学生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它不溶于水,但事实上是错误的。究其根木原因是在于学生对“溶、“熔”这两个字的理解不够透彻;(3)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故S02是电解质对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S02虽然是
4、化合物,但它溶于水后的溶液是能导电的。这是由于S02和H20反应生成H2SO3这一电解质的缘故,而本身并非是电解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能导电的或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都冇可能不是电解质。这要求学生理解和分清什么是电解质、什么不是电解质。再如“摩尔”、“物质的量”和“质量”三个概念,对于初学者是极易混淆的。我们可通过反例来加深理解:1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2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31摩尔小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麦粒。由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全面,课堂上当即回答的错误率较高。这时,教师可以
5、对照概念来逐步分析: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粒子数0集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是7个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只能衡量微观粒子。通过举例,学生懂得了概念中关键词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化学概念。1.深入挖掘概念定义,提取概念的要素,如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1)在一定温度下;(2)100克溶剂;(3)饱和状态;(4)溶质被溶的质量。二、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清概念外延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之后,可以再从反面来讲。这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
6、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教师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学生加深了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三、从对比联系中突破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化学基本概念中,存在着许多相似、相联的概念。教师如果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对比的方法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在考试中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所
7、以,教师应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这些概念中的异同点,去沟通不同概念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形成概念的知识体系,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一物质。这五个概念都有“同”字,简称为“五同”。我们就可以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探同”的对比讨论。见下表:四、从归纳中突破化学基本概念间的关系化学基本概念多II散。若教师不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就会茫茫然,摸不着边际。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归纳出完整的概念系统,使概念系统化、网络化。学生可以从中找出中心概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如“物质的量”这
8、一章中的概念很多: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反应热等,我们可以归纳成如下图所示的关系: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不仅把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气体的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其至把热量也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更可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建立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物质的量的单位的过程中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五、加强训练,深化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学习的0的最终在于应用。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学生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