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29857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肝胃不和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疏肝和胃针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肝胃不和型 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疏肝和胃、行气除满针法与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对肝胃不和型痞满的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疏肝和胃针刺法和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治疗,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针刺法与加味逍遥丸对肝胃不和型痞满均有效,无不良反应。疏肝和胃针法比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的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痞满;疏肝和胃;针刺;加味逍遥丸 本课题研究的肝胃不和型痞满。针灸治
2、疗是通过直接刺激体内的神经系统治疗疾病的刺激方法。服药治疗是药物被消化系统吸收体内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本人通过针灸治疗组与中成药治疗组对比分析,探求出更安全、更有效果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8~6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按随机抽样分组原则,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①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
3、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特点。②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③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1.2.2西医诊断标准 1.2.2.1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为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可有贫血、消瘦、舌淡、腹泻等。体检时可毫无阳性发现,或仅有上腹部轻度触痛。 1.2.2.2胃下垂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瘦长体形者,经产妇生育较多者,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乏力、眩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现象。 1.2.2.3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出现
4、消化不良症状,如慢性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易饱、嗳气、泛酸、恶心等,病程超过4w。 1.3方法 1.3.1治疗组选穴:内关、曲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公孙、三阴交。操作方法:将患者做仰卧位,暴露上臂、下肢、腹部,用75%酒精消毒穴位。留针30min,手法为平补平泻法。1次/d,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程之间休息5d。 1.3.2对照组加味逍遥丸: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薄荷、辅料为生姜。主治作用: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疗程:服2次
5、/d,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程之间休息5d。 1.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计算疗效指数。其公式为:(疗前症状积分-疗后症状积分)/疗前症状积分×100。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1.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Radit分析。 2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为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56.7%。提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治疗前,两组间相比较P=
6、0.975>0.05,提示:两组在分组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组内均有P=0.000<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两组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P=0.000<0.01,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慢性胃炎系指不同诱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
7、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1-3]。研究发现慢性胃炎还与遗传、年龄、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胃下垂是胃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引发胃下垂的原因,在医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不良的饮食规律、不合理的饮食安排、体质等原因。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胃肠溃疡、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等,或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可以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被描述为“消化不良”,嗳气,胀满,上腹部疼痛,或者有恶心、呕吐、胸部烧灼样疼痛等一系列症候群,但又未发现足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故本病又称非器质性消化不良[4
8、]。 内关穴归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八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