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2819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王芸生的文人论政思想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芸生的文人论政思想解析:王芸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第二代总编辑在文人论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文人论政思想突出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对后人产生了深渊影响。 关键词:王芸生;大公报;文人论政 :K203:A:1005-5312(2011)17-0163-01 我国新闻事业宝贵的思想财富之一就是文人论政。 古书中关于“论”字的解释主要有三种。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2.吐蕃官名。意
2、为臣。大相称“论茝”,副相称“论茝扈莽”,各一人,亦称大论、小论。3.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讨论,议论,论辩。明代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诚能自托于毛帅,并力罢奴,录其功,贷其前辜,论与廷议合。”文人论政中,取讨论、议论之义。文人论政即论政,不参政;文章报国;代民众说话,为民众立言。 在大变更的时代,作为爱国文人如张季鸾、王芸生、储安平等选择了办报来论政,一方面站在国家权力系统外监督政府,一方面保持民间言论独立,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王芸生1929年8月22日进入《大公报》,成为一名职业新闻记者,从此他一生与《大公报》结下不解之缘。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的
3、第二代总编辑,他继续捍卫“文人论政”的传统,主张报纸要超党派,但不是超政治、无立场的,而是敢言政治。王芸生以“敢言”著称,他的文章立足点就是百姓和国家利益,带有文人论政的性质。 从1941年到1949年,《大公报》的社评由王芸生主持,为了保持言论独立,王多次与蒋介石发生碰撞。 1941年12月22日,王芸生发表的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巧妙地披露香港沦陷之际,“逃难的飞机竟装来了箱笼老妈与洋狗”的丑闻,还揭开了外交部长郭泰祺国难当头竟以巨额公款买私人豪宅的黑幕,他指出:“我们舆论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职”。此文一出蒋介石就罢免了王芸生和冯玉文郭泰祺。 1944年2月2日,
4、《大公报》记者张高峰发表《豫灾实录》报道河南水灾,地方官员贪污赈灾款,王芸生据此对比重庆的情况,写了一篇社评《看重庆,念中原》,“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饿着肚纳凉,卖了粮纳粮。”蒋介石大怒,下令《大公报》停刊三日。 1944年始,王芸生在《大公报》上严格批评时政。12月4日,即日寇占据独山前一天,他发表社评激烈批评国民党政府,反对“以空间换时间”,同时呼吁蒋介石亲身到贵阳督战。在12月22日的社评《晁错与马谡》中,他提出“除权相”、“戮败将”的主意,矛头直指孔祥熙、何
5、应钦。这些犀利的社论在当时广为传阅,深得民心,但国民党对王芸生深恶痛绝,多次恐吓威胁,但王始终不渝的保持独立立场。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一行飞抵重庆,与国民党举行著名的“重庆谈判”。当晚,王芸生在《大公报》编辑部亲自安排第二天的版面,连夜赶写了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昨日下午3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国民听了高兴,世界国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社评结尾处王芸生再次表达对和平的期待:“说来有趣,中国的传统戏剧,内容演述无穷无尽的离合悲欢,最后成果必定是一幕大团圆……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之
6、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认真地演这幕大团圆的笑剧吧,要知道这是中国国民最爱好的。” 王芸生曾说:“我作为一份民间报纸的发言人,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我才有独立的发言权,我才有资格说真话,对国民党才能嬉笑怒骂。同时,待国共双方都必须一样,是我一贯的原则。” 在国共两党的夹缝中,他始终坚持独立的言论立场,不仅不断地批评当政的国民党,也没有放弃对共产党的批评。1945年11月,他发表《质中共》社评,呼吁和平,《新华日报》第二天就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的社论,进行严厉驳斥。王芸生所写的《为晋南战事做一种呼吁》一文,曾受到周恩来的批评,但周对王芸生文章的评价却是:“
7、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矧在当事,能不感奋。”上世纪40年代曾有人这样评价:“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所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而站在人民的立场,说一般人民所要说的话。” 这些不仅是王芸生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更是一个有责任的中国文人利用报纸论政,捍卫民间态度的体现。从诸多社论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觉到王芸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文人论政”包含了王芸生言论报国的全部梦想。他以及其他著名报人留给后来人的新闻财富远非如。如今我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办报理念,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和无畏的精神下探索发展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