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ID:2139191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在复杂的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一种社会泄愤事件。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看,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参与者借机来发泄郁积在心中的失落、逆反、盲从和渴望政治参与等心理的非理性行为。从群体心理的角度去构建积极防范这一事件发生和升级扩大的框架机制,应是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关节点。  [关键词]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应对策略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在复杂的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一种非理性的、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重大社会泄愤事件,是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中出现的一

2、种新情况。这一矛盾的突出特殊性在于,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引发冲突的事件本身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只是借助这一偶然事件,来发泄郁积在心中的强烈不满和压抑的怨气,是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在群体心理和不同阶层情绪上的一种反映。  在这类群体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事件的众多参与者惊人地表现出一种不同于个体时的非常规的、丧失理性和责任感的群体心理。突出表现为失落消极心理、排斥逆反心理、借机发泄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渴望政治参与的心理等。分析这些群体心理的诱发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应对机制,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 

3、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的诱发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矛盾的高发期。“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群体心理的诱发因素主要有:    (一)经济利益上的失落感和相对被剥夺感是诱发“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诱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大力推进。社会利益结构正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调整,不同的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位置与扮演角色不同,出现了新

4、的分化与组合。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已成必然之势。由于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的拥有量存在差异,再加上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与发展,人们在社会财富的占有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处在社会底层的群体成员,因其对资源占有量较少而处在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他们不仅很少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机遇,反而过多地承担了改革和社会转型的代价,甚至改革初期所获得的收益也逐渐丧失。而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社会强势集团却积聚了大量社会财富。这种被忽视、被损害、被边缘化的社会现实,使他们在心理上

5、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不公正感和相对被剥夺感。这是引发“无直接利益冲突”和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最根本诱因。    (二)社会群体对政府信任感的缺失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政治诱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基于政府是一个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来运行的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群体对政府的信任是一种制度信任。然而,由于基层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中缺乏公开透明的制度。在体制的操作中实施多变的政策和模糊的规则;在内部的管理上缺乏诚实而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高效公正的司法机制,“越位”、“错位”和“虚位”的不良惩罚机制,以及官

6、僚主义和腐败行为,社会群体对政府的信任感严重缺失,由此导致基层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号召力、凝聚力和教育说服力大大减弱。政府社会控制力呈明显的弱化趋势。而普通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也因利益表达渠道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够畅通,不能通过制度化的表达渠道进入到决策层,而不得不采取极端的非理性的方式和方法,以体外运作的方式强制性地进行利益表达,造成了群体事件的不断发生。    (三)多元价值冲突和思想道德迷失导致的社会认同感降低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文化诱因。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新旧思想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本身所固

7、有的商品化原则、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原则。不断催生出各种不正当行为,自私自利、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不断取代经过几十年历史沉淀所确立的优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些价值取向的主导下,大量社会财富被聚集在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权力所有者手中,或聚集在采取不合理、不正当,甚至是非法行为获取社会财富的社会人员手中。而真正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社会成员,反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富有者。这种财富的获取方式和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直接导致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对社会的严重不满,形成和强化了“仇官”、“仇富”的社会心理,

8、大大降低了对我国改革发展的认同感,甚至丧失了对改革发展进程的认可。这不仅难以使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保持自己现有的社会身份,维护当前的社会价值取向,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反而会因社会认同感的丧失。导致对社会的不满,为“无直接利益冲突”提供了社会土壤。    (四)市民社会发展迟缓导致政府和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