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

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

ID:21371105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_第1页
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_第2页
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树民的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摘要:王树民在古籍整理的思想与方法方面,举凡古籍的概念、古籍整理的原则方法、古籍整理史的回顾、古籍整理过程中“精华”与“糟粕”的关系处理等问题的探讨,颇多精当之论。  关键词:王树民;古籍;古籍整理思想与方法  :G24:A  :1009-0118(2012)06-0080-02    一、古籍的概念  要谈古籍整理,首先须知何为古籍?李致忠认为确切的古籍概念为:“凡产生在1911年以前,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法、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传统装帧形式的典籍,就是中国古籍。”[1]又云:“广义的中国古籍,则应是在1911年

2、以前产生于中国大地而又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著作。”[1]王树民认为以1911年为选定古籍的下限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些古籍的出版刊行都远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之后,如《清史稿》、《国语集解》、《三国志集解》等,所以时间方面只能有一个约略的程度,不能用一条线划死,主要的还应从内容方面来看。”[2]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国语集解》和《三国志集解》的徐元浩和卢弼都是由晚清而民国,再到新中国,皆为今人,而“今人是不可能再创作古籍的,”[3]今人对古籍所做的种种加工工作只能称之为“古籍整理”。所以《国语集解》和《三国志集解》不是古籍,只能算是“新版古籍”,亦即“古籍整理图书”。王氏

3、认为从内容方面古籍整理的范围“基本上以文、史、哲三个方面为主。”[3]兼及佛经与道书,又民间文艺和少数民族的文献、农医和科技之书,亦在整理之列。但王氏未提及“外国人在古代中国撰写的著译,或与中国思想学术有密切关系的外国著译图书。”[3]其实这部分书也属于古籍,因为古代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融入了中国文化并著书立说,这些著述与中国文化学术关系密切。王氏认为时间方面“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前的书籍,都可以列入古籍。”[3]这个说法还是切中肯綮的。晚晴以降,中国传统学术开始了学术转型[4]。民国建立后中国传统学术依然在延续,“止有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前后,中国传统学术

4、才发生了大的转折,”[3]以新旧文化的交替即新文化运动作为古籍划分的界限,逐渐成为共识。  二、对历代古籍整理工作的回顾  中国古籍整理的工作古已有之。王氏认为:“古籍整理,从孔夫子讲述六经,司马迁整齐百家杂语以来,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了。”[2]最早而有系统的古籍整理,要以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领校中秘藏书为最重要[6]。这是对当时重要文化典籍进行总结性的大整理。现在我们看到的先秦古籍,都是经过刘氏父子手订的。此后,历朝历代皆有规模不等的古籍整理工作。大凡由统治者主持整理的比较全面。爰至清代,“乾嘉学风盛行,研究整理古籍更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主流,”[2]前人的工作成绩

5、应予肯定,但前人对古籍都怀有盲目崇信的性质,尤其是把五经作为人们行事和判断是非的唯一准则,思想上跳不出这个圈[2],是其弊。  王氏认为建国后至八十年代的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如史书方面,《通鉴》、二十五史、历朝纪事本末体史书和典制类史书都有了标点本,并缩印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总体而言,从数量上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已经整理的古籍不过二千多种,离中国古籍的总数(约八万多种)相去甚远。再者,业经整理者满足于专业者需要的多,满足于一般读者需要者少[2]。具体而言,首先是重要古籍多据善本影印,点校排印者较少。其次,点校排印本古籍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错误较多。再次,关于古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