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59570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棚户区改造中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棚户区改造中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及启示-以玉溪老城棚户IX改造规划为例邓加云南省昆明市规划设计研宄院云南昆明650001摘要:棚户区改造是一次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的政策计划,更是老城有机更新的重要步奏。玉溪老城在历史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滇中历史文化遗产,是滇中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区域,如何结合滇中历史文化,合理制定即科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棚户IX改造策略,成为玉溪老城发展的新挑战。在玉溪老城棚户区改造规划中,通过保护、完善、提升三个规划策略,破解棚户区改造规划过程中对历史文化保护不足的难题,为类似地区的棚户区改造提供一定
2、的借鉴经验。关键词:棚户区历史文化保护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完善的内容之一。城市中心历史文化区域的棚户区,与城市的起源息息相关,在空间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城市中心地区的棚户区大部分是随着城区的空间演变、拓展而逐渐形成的,虽然危房相对集中但与区域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这类棚户区内存在大量的文化保护类建筑及未挂牌的历史建筑,居民大部分为原住居民,生活方式上保留着能够体现城市历史遗留的场景;三是棚户区内还保留着原有的街巷空间格局,很多体现历史文化空间肌理的街巷
3、。1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历史文化保护措施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的中心区的棚户区改造,若直接釆用以往“原址改造、原址安置、经济平衡”的改造方式,将不利于历史文化区域的保护。因此,对于该区域的棚户区改造,建议遵循以下几方面策略:(1)“价值评估,保护优先”的棚户区改造策略。在构思之前应提出对老城进行详尽的价值评估,建议分别从老城历史价值、城市景观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旅游价值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出保护性开发的价值所在。(1)多方利益平衡,追求多赢结局。历史城区棚户区改造设计多方利益,为了使规划方
4、案成为一个多赢的结局,规划需要注重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与协调,编制过程应该为开放透明的。建议对以下几方面主体进行调研协调:省区单位、改制企业、私人企业、单位住户、传统住户、商铺持有者、商铺租户的利益进行协调。(2)意愿式搬迁的安置方式。棚户区改造多采用单一的搬迁安置方式,往往只能够照顾多数人的利益,对部门居民的意愿照顾不周,会导致拆迁工作启动困难。建议按居民意愿进行搬迁安置的方式:即“可走可留,可修可换”,愿意货币安置的部分居民通过住宅评估,可以拿到一笔费用;而喜欢原址安置的居民,则安排入住改造后的原址安置区
5、,可有效缓解拆建矛盾。(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保护。历史城区内除了物质文化遗产外往往存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长久以来,保护都把0光集中关注在非物质文化本体上,却忽视了承载其成长、发展的物质空间,以及苏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一切人类的创造活动。建议在老城内合理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场”中进行展示。2实例分析:以玉溪老城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玉溪老城区定位为玉溪的特色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区、市级商业文化中心,是玉溪东西城市轴线交
6、汇之处,关乎玉溪“文脉”的核心之地,也是展示玉溪形象的重要窗口。0前,玉溪老城还保留了原冇的街巷空间及多进院院落式的建筑风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部分非文保建筑的风格、立面完整保持了明清吋期的历史风貌,是滇中建筑艺术的“博览大观园”。(1)保护层面,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保存、居民安置保障、传统风貌保护三部分内容。首先建筑保护主要分为:“保护修缮”类建筑6处,规划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执行;原址保留建筑共15处,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老并入新”类建筑94处,保留局
7、部历史要素进行重建,老建筑的存留部分变为新建筑的组成部分;对于历史上文化特征建筑予以选择性重建,成为区域主要轴线上的标志性景观节点,保存新兴州“风车状”的传统历史街巷格局,延续古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理念智慧。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地方居民诉求,通过入户调查梳理存量,提出居民安置保障方案:老城现状存量中除商业、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等保障设施保留外,单位住宅、办公、仓储、市场等功能逐步外迁,适度保留部分原住民居住,总外迁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并采用货币或实物方式进行补偿。在保护老城传统风貌层面,规划对开发强度
8、进行严格控制。规划总建筑量36.8万平米,容积率2.1,拆建比控制在1比1.19。整体结构为:荷花池及文庙呈开敞布局,多层建筑沿凤凰路及南北大街“L”型分布,天际线从凤凰路至聂耳路,南北大街至祺阳路逐次跌落。建筑高度上分为三个分区,传统风貌区主要为文保单位及保留建筑集中区域,以玉溪滇中传统民居风格为主,建筑高度不超过3层;风貌过渡区建筑以传统风貌为主,适当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新旧相融区主要为南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