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

ID:21348348

大小:42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21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_第1页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_第2页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_第3页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_第4页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3研究方法本文旨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历史到现状的辩证逻辑原则,采取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考察首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入手,通过较为系统地整理主板IPO理论的精华,学习和参考先进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小企业板的发展特点,初步形成中小板IPO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思路。本文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详细考察,除了对样本整体进行研究外,还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根据对中小板IPO公司的特点分析,比较它们在绩效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重庆大学硕士学

2、位论文2文献回顾2文献回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为金融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领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关于IPO的全球折价现象、新股热销现象和长期弱势现象等IPO公司的市场行为研究领域。对于上市前后公司绩效变动的原因,西方学者主要是从上市前盈余管理、择机上市和委托代理等3方面来解释公司IPO后经营业绩下滑的原因。国内大多学者的研究基本是在借鉴国外同类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企业IPO

3、后经营业绩下滑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委托代理问题和盈余管理,本文认为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A股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状况。由于中小板处于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之间,国外并没有这样一个特定市场,从而造成我国中小板市场存在诸多特性,这些特性很可能造成单靠国外学者提出的普遍因素对我国的公司业绩变动缺乏充足的解释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紧密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绩效变动进行研究。关于上市公司业绩变动,总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研究假说。1.3上市前盈余管理Sch

4、ipper[1]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是Healy[2]等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即当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者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行为。外延上,按照Scott[3]等的总结,学术界基本上认为盈余管理只能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与背离准则的财务欺诈有较为明确的界线,而美国的SEC官员则倾向广义

5、的盈余管理概念,认为盈余管理包含财务欺诈。盈余管理研究起源于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报酬计划假设。Healy、Sweeney和Johnes[4]分别对报酬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都找到了盈余管理的证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ArthurLevitt于1998年在纽约大学发表过题为numbergames(“数字游戏”)的演讲,表达了他对盈余管理及其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忧虑。现实世界中一系列会计信息失真和财务欺诈案的曝光引发人们一系列的思考:公司为什么要出具虚假的报表,即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在有关盈余管理动机

6、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外学者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34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文献回顾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Perry[5]等人的研究表明,管理当局在对公司股票回购前,有强烈的动机以最低的价格从市场回购股票,试图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金额。当然,管理当局也存在高估盈余的行为,如在股票初始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公司会报告正的非预期应计利润。DeFond[6]等、DeAngelo[7]等和Burgstahler[8]等人分别发现了为避免违反债务契约、在代理权争夺中取信于股东、防止管理者被解聘以及避免盈余

7、减少和负盈余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上市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常常是同类研究中最为深入的课题。国外的研究趋向于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于:获得较高的首发收入、获得较高的再融资收入以及使内幕交易者、重要股东及高管人员所持股票的预期套现价值上升等。对国内上市公司而言,尽可能提高发行价格,以获取更多的首发资金的动机与国外相比应该说是完全一致的。股权融资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上市首要目的。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在上市前进行业绩包装是符合逻辑的。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如林舒,魏明海[9]、刘林[10]、赵海林[11]、

8、俞向前,刘新梅,万威武[12]等等学者的研究均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由于到目前为止学者们的研究均证实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还没有不同结论的研究结论,并且本文研究的是公司自身某些因素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而不是专门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因此,对于学术界与实务界普遍支持的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