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

ID:21347832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_第1页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_第2页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之“悟李国松江苏省金坛市金沙中学213200在进行语文基础训练时,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一来既“开源”乂“导流”。无论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都必须注重生活的“源头活水”,抓住作文的根木,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常常出现一种怪现象:学生每天都生活在“生活”当中,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至作文时守着“生活”却没有生活可写,这便是不知道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罢了。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去留心“生活”,揣摩“生活”呢?我在教学中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训练,以诱导学生对生活的“悟”。一、精雕细镂教课文,借鉴别人的“悟”课文是教材宗旨最有力的体现者,也是概括生活

2、的典范之作。教课文不能忽视对其牛.活内涵的揭示和对其表现牛.活技法的点拨。《过万重山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祌,期盼人们发扬首创精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胡同文化》是篇京味京腔十足的小品文,作者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思考,揭示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更是写出了父子离别时父亲的切切关怀,道出了人间最美的亲情等等。这些课文所写的内容,都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甚至自己就亲身经历过。由于学生的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乂加之没有用心去想,因而对这些感受很淡漠,或是混沌一片。在教学中,我有意去揭开这些生活的内涵,让学生对照,寻找自己的影子

3、。比如在教《项链》时,我让学生反视自己有没有虚荣心,周围人有没有虚荣心,我们的虚荣心与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完后要求学生把它写下来,整理成文,略加修改,便是篇好文章。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太平常、太渺小,司空见惯而习以为常,所以都没有去注意,更没有去探究,但这其中却隐藏着人类最真、最美的亲情。又如,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一些父母较自私狭隘,对子女的教育脱离正轨,我们的学生也许遭受过不止一次的不良影响。如把好吃的给了邻居家的小孩而受家人的白眼;因为没有把捡到的东西带冋家而受父母的责骂等等,好多次委屈过、不满过,可没有能认识其中的“为什么”。此吋,我就将一些类似的作品提供给学

4、生学习讨论,以引起他们的一些共鸣。像这样坚持指导,学生无论是学课文,还是看“生活”写作文,一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二、传授思维方式,放飞想象,用理论指导“悟”人的思维模式多呈固定性,对生活的认识不免狭隘。而学生的阅历浅,视野又小,对生活的认识更会简单化,表面化。因而还须老师在理论上作指导,交流思维和方法。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变的现象中辨其本质和主流,找到符合社会规范化的东西,以保持自身和社会的一致,这便是“求同思维”。要引导学生能从流行的趋势中挣脱出来,寻找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东西,这便是“求异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历史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一事物或某种生活现象,找

5、出苏前后一脉相承的地方或发展变化了的地方,看出深度,这便是“纵向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比较思考,以寻找对某一事物较全面的认识,看出“广度”,这便是“横向思维”。教给学生这些思维方法,对他们辩析生活,揣摩作文,是非常奋必要的。三、鼓励学生勤于写日记,录下对人生的“悟”生活中的人、事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感受、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如何把这些清晰地留下来为将来的作文服务呢?写日记可算是最好的方法。写日记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记下来,为自己写作文积累生活素材;同吋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对粗糙的生活初加工中锤炼自己的思想,并练习自己的遣词造句的基本

6、功,真乃是“一箭双雕”。还在学生刚进学校吋(高一),我就布置了写日记的习惯(有吋侯是周记)的任务,并一周一查,督促指导。一开始只要能写就行,哪怕是“流水帐”;然后逐步要求能达到表达自己的认识,并加以联想、评论;最后才能连段成文。只要长时间地坚持下来,学生自然会养成对生活多个“心眼”的习惯,使“悟”进一步深入。四、用心作启迪,匠心架起“悟”之桥有了范文的借鉴,有了理论指导的思维方法,有了写日记的深化,学生对生活就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积累,但仍然缺少“灵敏度”,即难以把生活的感受和作文的主题意向对接上。教师此时还应启迪“生活”和“作文”之间的“感悟点”,给学生在作文与生活积累之间架起一座联

7、系的桥梁。我常常把作文的主题意向显示给学生,又将现实生活中与这些意向冇关联的人与事作一指引,为学生架起多条通往生活的桥,以唤醒他们沉睡的、模糊的认识,调动他们各自的生活底蕴,以寻找各自体会最深的人与事去写。这样就会左右逢源,不再是无话可说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诱导学生“悟”:先“悟”生活,再由生活去“悟”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