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

ID:21324551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_第1页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_第2页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_第3页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_第4页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oddi括约肌运动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Oddi括约肌运动的研究进展作者:范明明,张晞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01)【摘要】 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是包绕胆总管、胰管末端及肝胰壶腹周围平滑肌的统称,是人体一个具有复杂生理功能的肌性结构,与许多肝胆胰临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SO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现就SO的运动、运动的记录方法等方面予以综述。【关键词】 Oddi括约肌;运动;测压;综述文献 包绕胆总管、胰管末端及肝胰壶腹周围的这部分平滑肌统称为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它由4个部分组成,

2、即胆总管括约肌(BS)、胰管括约肌(PS)、壶腹括约肌(AS)(乳头括约肌)以及纵行肌束。随着对SO认识的深入,目前已经基本摒弃SO是简单的被动器官的观点,转而认为是一个有复杂生理功能的重要肌性结构,具有调节胆囊充盈、控制胆汁、胰液排出及维持胆道系统正常压力、防止肠内容物反流等功能。SO功能失调或障碍,可导致胆道系统、胰腺疾病及肝胆、胃肠道等疾病的发生。近几年来随着MRCP、ERCP、SO测压、核素闪烁扫描等检查手段的不断改进,关于SO功能的相关研究正逐步深入,而就其运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最基本的研究。  1SO运动  SO是一个具有自主运动功能的器官。正常人消化间期SO运动存

3、在着两种形式:紧张性收缩和时相性收缩。前者主要是起到抗返流以及调节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胰液流量的作用,后者一方面对前者有辅助功能,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的节律性收缩来保持胆管内胆汁动态的流动,以防止细菌滞留和堵塞。也有研究表明人SO时相性收缩的主要功能是使壶腹部远端充满胆汁,而对推进胆汁进入十二指肠的作用则较少[1]。紧张性收缩的电生理特征主要是呈慢波改变,为自发性、肌源性的(也可能是Cajal源性)[2-4]。时相性收缩发生于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电生理呈快波改变,传导方式分为顺行性、逆行性、同步性三种。整个运动呈一个动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并与胃肠道移动性运动复合波(migrat

4、emotorcomplex,MMC)密切相关。在十二指肠MMCⅢ时,SO表现为规律的最大幅度和频率的时相性收缩和动作电位,与十二指肠MMCⅢ的时相收缩频率相同,呈明显相关[1,4]。SO的收缩活动是呈位相性的,从SO运动起源处向近端或远端推进[1]。  SO运动的功能效应是泵还是阀,即SO的收缩是加速还是阻碍胆汁流动一直是讨论的话题。一般认为,SO是泵还是阀,主要取决于动物的种类。在人、狗、猫是阀,而在负鼠、草原犬鼠和兔子则为泵[4]。但也有研究认为SO的功能可随外界环境因素而在泵与阀之间进行转换,例如澳洲负鼠在胆总管低压时为泵,而在高压时为阀[5]。  2SO运动的记录方法

5、  SO运动的记录主要分为直接记录和间接记录。  2.1直接记录  SO测压(SOmanometry,SOM)是直接记录SO运动的主要方法,即通过记录SO内压力变化直接观察SO的机械活动。  2.1.1灌注式测压:自Nebel等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内镜下灌注的单腔测压管测量SO的压力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就一直在不断深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水灌注系统向测压管内注水,水从导管末端侧逸出时所要克服的压力即为SO压力。该压力通过水柱传导至体外压力换能器并转化为电信号,经记录仪和计算机处理后,即可得到压力曲线图及数值。  SO测压直观地反映SO的运动情况,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分类及疗效判

6、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标准三腔侧孔测压管(直径1.7mm)与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系统连接的SO测压是评估人SO功能的金标准[6],可记录到十二指肠压力、胆管或胰管的压力、SO基础压力、时相性收缩的频率及振幅,并可推导出SO的长度及运动传导方向,记载的压力信息较为全面,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测压方法。其缺点是:①腹压改变、测压导管本身导致的动力学改变以及长时间的水流灌注可人为地升高胰胆管内的压力[7];②不可避免地患者活动、十二指肠蠕动、SO的蠕动等因素造成测压管在SO内有位移时可能会使基线不平稳,并可能记录到假性收缩[8],造成结果误差和结果分析的困难,甚至测压管脱落;③插管的成功

7、率低,ERCP下插测压管的成功率仅为70%[9];④程序较为复杂,难以普及;⑤测压后有3%~30%[10-11]的胰腺炎发生率;⑥人SO测压时多为ERCP下,为减少患者痛苦[12],不能长时间测压,难以完整记录到一个SO运动周期的压力变化[6]。  为了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带导丝侧孔的测压导管,即先插入导丝,再顺导丝插入测压导管,可大大提高成功率;另外,中央带吸引通道的测压导管或检查后放置胰管引流管[13-14]、测压后使用SO舒张药等措施可减低胆胰管内压力,避免胰管测压[15],减少胰管测压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