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8876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本文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确立“以岗位定位,以任务为引领,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来构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性质。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岗位项目课程课程体系 【】G712【】A【】1674-4810(2011)05-0187-02 2008
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该文件规范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模式和教学制度,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一体”办学模式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虽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课程改革的重点,只是强调了建设学科体系和实践体系双轨制的课程体系,虽然注重了学生的技能训练,
3、但把实践仍定义在理论知识的验证上或者只是脱离实际岗位的技能训练,没有与岗位联系起来,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学科课程,也就不可能也不能培养出与岗位相适应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所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和实施与办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下面就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做初步探讨: 一以岗位需求为驱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两次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中等
4、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对社会岗位需求的重视和研究,使岗位需求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驱动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它可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技术、管理、服务、经营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劳动者,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必须满足社会所需要的中等生产技术型人才、中等服务型人才、中等经营型人才、中等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好的能力素质和岗位所需
5、要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使毕业生和企业、行业实行零距离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所以,职业教育要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教学目标,以项目课程为模式,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社会经济所欢迎的技术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 二以项目为载体 企业岗位的要求是自身职责与任务所决定的,完成职责任务需要的是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岗位上要完成一项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同样需要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就是工作过
6、程,也称项目。岗位的工作过程,决定了中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校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样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按照工作过程即项目进行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 项目的要求体现了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项目的内涵在职业教育中以指生产一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或在经营服务管理中完成一件具体工作为目标,它应满足以下条件:(1)该项目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
7、)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自己克服与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需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自学新的知识与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根据上述条件,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里,几乎所有的产品任务都可作为项目,为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为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打破以学科为中
8、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理实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构建新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改革的思路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驱动,以项目课程为载体,构建完成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