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

ID:2128325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_第1页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_第2页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_第3页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_第4页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学手段,例如排课本剧、举办谜会、组织专题探讨等,使语文教学形式多样,色彩斑斓。  【关键词】语文教学排课本剧举办谜会组织专题探讨  【】G632【】A【】1674-4810(2011)07-0118-01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空间,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排课本剧  课堂上排课本剧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的

2、创造力。学生不缺乏创造力,缺少的是展示才华的机会。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创造无处不在,让他们的想象飞起来,这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如讲授戏剧《雷雨》时,我设计了课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导、自排、自演,同时引进竞争,两个授课班进行汇报演出,评选出最佳编排奖、最佳角色奖,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自导、自排、自演使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谛听的心灵之音,把握情感的律动,体味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心灵共鸣和情感体验不就是审美鉴赏的佳境吗?课本剧可谓是“寓教于戏”。  学生头脑中的模糊思维

3、变成可视可感的立体的再造形象,以富有个性的表演呈现在课堂上,我惊喜于学生未被发现的潜在天分和超乎想象的创造力;我更惊叹于学生独树一帜的编排和别具匠心的、大胆夸张的设计以及别出心裁的、富有表现力的、鲜活的台词和动作。而竞争的引进刺激了两个班学生的表现欲望。同一部戏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扮演者,展现给我们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地感受着来自学生的再创造和体验者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课本剧犹如一块石子抛入课堂的湖面激起学生情感的层层涟漪。  后记:同学们惟妙惟肖的表演、情真意切的语言不时

4、引起阵阵掌声。  二举办谜会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在这一回里,作品中一大批主要人物都先后登场亮相。曹雪芹倾其艺术匠心,将这些人物的出场写得腾挪跌宕,变化多姿,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既然如此,何不组织一场“《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灯谜猜射会”,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谜语中来个“群芳会”,使这篇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名篇佳作与构思精巧、引人入胜的佳谜珠联璧合、添趣增辉呢?为此,笔者在完成本文的教学任务后,专门留出时间来组织这项活动。  当学生听说可以猜谜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先将下列谜语

5、挂在黑板上:①和氏璧;②不是真品;③妃;④巧娘;⑤落英拂面;⑥新年联欢;⑦借问酒家何处有;⑧共君今夜不须睡(以上打《红楼梦》人名一);⑨为有暗香来(打《红楼梦》人名二);⑩黛玉幼时即聪颖(打一我国现代女医学家)。  然后,我对学生说:“《红楼梦》是女性的颂歌、女性的悲剧。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金陵十二钗’和其他几个主要女性大都在本节出场亮相了。今天,我们举办‘《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灯谜猜射会’,让她们再一次在诗谜的天地里相爱相聚吧。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踊跃竞猜。”  学生显然被这些谜语吸引住了,

6、每个同学都在认真思考,苦思冥索,继而交头接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除了少数几个没猜中外,其余均被学生猜中。这些谜语的谜底是:①宝玉;②贾宝玉(“贾”、“假”谐音);③王夫人(别解为“帝王的夫人”);④王熙凤(将“巧娘”别解为“巧姐的娘”,“巧姐的娘”就是王熙凤了);⑤花袭人;⑥迎春;⑦探春(“借问”扣“探”,“酒家何处有”及下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扣“春”);⑧贾惜春(谜面为唐代诗人贾岛的诗,诗歌表达了诗人贾岛的惜春之情);⑨(迎春、花袭人);⑩林巧稚(“林”扣黛玉,“巧”扣聪颖、“稚”扣幼时)

7、。  谜语猜完后,我对这些谜语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听了,一个个都为这些构思精巧,浑然天成的佳谜啧啧称奇。同时,许多学生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猜谜语不但如此生动有趣,可以娱情益智,而且还需要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语文学习的天地真广阔。  三组织专题探讨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①六国破灭之我见;②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

8、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课堂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