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67405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快乐识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快乐识字方法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多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识字,提高识字效率。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对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像等相关的直观形象导入,使学生
2、能够融入形象的情境中。 (1)利用实物、图画导入 例如,在教“鸟”字时,先出示小鸟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引导学生根据形状记忆字形“头小身宽尾巴长”。 (2)利用声音导入 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轰隆隆”的雷声,“呱呱呱”的青蛙叫声……让学生直接感受夏日的热闹场面,以此引入课文的情境。 (3)利用录像导入 在学习介绍桂林山水的识字词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通过出示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畅游山水间,如诗如画的景色引得学生不由得啧啧赞叹,学习词语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升了。 2
3、.重视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兴致盎然;反之,则萎靡不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表扬鼓励学生。“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你真聪明!”“你的声音真响亮!”“说得真好,我们大家一起为他鼓掌!”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1.巧编谜语,其乐无穷 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在学习“朝”字时,出了这样一个谜语:“难忘的十月十日。”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
4、法。学习了“虽”字,编成“一口吃下一条虫”;学习了“团”字,编成“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效果好。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巧说儿歌,妙趣横生 儿歌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比较受学生欢迎,它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学“美”字,编成“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利用儿歌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印象深刻,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3.动作演示,感悟字义 在所学生字中,有
5、一部分是动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与义的联系。如学习“看”字,让学生们站起来往远处看,可是阳光很刺眼,怎么办?有学生就说“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就可以遮住阳光。”学生纷纷效仿,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生字已牢牢记住。又如学习“拉”字,先做一做拉的动作,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拉”是用手拉,所以是提手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还可以从这个字发散到拍、拉、抱等,渗透形声字的教学,这种教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4.设计游戏,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而对于
6、低年级儿童来说,游戏更是他们的天堂,它无限量地满足了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1)摘“花” 在复习巩固时,可以把生字宝宝写在五颜六色的卡纸剪成的花儿背后,然后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朵,不过,花背后的小秘密得读给大家听,读对了,这朵漂亮的小花就送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复习生字,学生记字的主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2)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国”说:“我是‘国’,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学生马上出来和“国”合在一起说:“我是‘家’,我和‘国’合在一起组成‘国家’。”全班读“国家”。还有一个学生拿着“旗”也站出
7、来说:“我是‘旗’,我和‘国’也是好朋友,我们可以组成‘国旗’。”其他学生齐读“国旗”。 (3)“变魔术” 教学一个独体字后,让学生补笔画或偏旁部首变成另外一个字,看谁变的字多。如“火”加上禾木旁为“秋”,加上一横为“灭”,又如“工”加上三点水为“江”,加上绞丝旁为“红”,中间加一横为“王”等,再分别给这些字找朋友。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而且还联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也加深了学生对所认字的印象,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5.角色互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整个课堂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
8、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进的知识,即使当时记住了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