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言100句

曾子名言100句

ID:21235788

大小:18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20

曾子名言100句_第1页
曾子名言100句_第2页
曾子名言100句_第3页
曾子名言100句_第4页
曾子名言100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子名言100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曾子名言100句(公务员版)  一、执政为民1、得众得国 失众失国 【原文】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礼记·大学》【译文】《诗经》中说:“殷代没失民众时,行为也能配上帝。应以殷商为借鉴,获得天命不容易。”这是说,得到民众的就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就失去国家。【启示】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纵观历朝历代,横观整个世界,国家的兴亡,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民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出了治国的基本规律,也体现了曾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2、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与曾子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民为本,更是根本。 2、大畏民志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礼记·大学》【译文】孔子说:“审理案件,我与别人一样,分清是非曲直。不同的是希望诉讼的案件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尽说狡辩的话,使民心民意得到尊重和敬服,这就叫做知道根本。【启示】 曾子把尊重敬服民心民意作为根本,道出了治国就要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才能

3、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3、好民之好,恶民之恶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译文】《诗经》中说:“君子真快乐,爱民如父母。”百姓喜欢的就喜欢,百姓厌恶的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启示】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是社会制度下,唤出“爱民如父母的声音”是多么伟大啊。4、言信乎群臣,泽施乎百姓【原文】 “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百姓,则安可也。”   《说苑·说丛》【译文】来到这个国家,

4、国君说话对群臣诚信,就可以留下;群臣做事对国君尽忠,就可以在这里做官;恩泽能够给予百姓,就可以在这里安家。【启示】曾子把施恩于民作为治国的最高等级看待,我们的人民政府更应该施恩于民,作为人民的公务员就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 二、坚定志向5、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

5、远吗?”【启示】 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意志是客服困难的法宝。曾子对有志之士提出两条要求:一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二是实现目标,对事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曾经影响着一代一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今天的公务员更应该具备这种精神。6、大节不可夺【原文】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6、”【启示】 君子就应该担负起保卫国家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重任。曾子在这里描绘出一个临危受命,系国家安危于一身,处生死存亡关头,安国家、保社稷,不为利害所动,不为威武所屈的君子形象。7、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的品德,在于使民众革旧图新,在于达到最好的境界。 【启示】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儒家规定的大学“三纲领”,也就是成年人学习进修的三个目标。“明德”是道德教育

7、,“新民”是学习治理民众的本领。“止于至善”是达到最好。“三纲领”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译文】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

8、;想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使自己获得知识;使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启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进身步骤,人生追求。它体现的是目标、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也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忧国忧民性格的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正是这种精神演化而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