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ID:21214903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_第1页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_第2页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_第3页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_第4页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生本教育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专业智慧将有效教学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有效教学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一个开放性和动态的存在形式,而有效教学则是推动新课改的有力助手,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专业智慧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拙见。  首先,要能够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从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认知,由此深入展

2、开对问题的探究。  比如,教学“生活中的正负数”时,教师创设“记录数据”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记录单上的内容做数据记录,提出记录要求:迅速,清楚。之后,通过展示、讨论、再创造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集思广益,依靠了集体的力量主动而愉快的获取了知识。这个活动的目的性强,有思考价值。通过尝试,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简洁明了,同时他们也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其次,要能够机智而科学地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

3、,或是直接阐述本节课学习目标与内容等。这时装作未见,显然有悖于“据学而教”的理念。教师心中要有一把尺,即预设的教学目标,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我们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搞得迷失方向。  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是谈话导入的:“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怎么计算?”话音刚落,孩子喊道:“用底面积×高×呀!”我皱起眉头,问:“真是这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特自豪,说:“从书上看到啦。”我及时的肯定并巧妙引导:“能够提前预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让老师刮目相看,可是没有经

4、过你们这些探索者的亲身实践和验证,就心甘情愿的轻信这个结论?”孩子们很快就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以宽容来接纳孩子的生成,善于捕捉和合理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一名智慧型教师,要能够及时而敏捷的捕捉生成资源,见机而行,科学调整教学进程,积极弘扬学生的主权,才有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第三,要创设交流环境,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

5、“去商店”中设计:学生进行购物活动。小组同学轮流当售货员,顾客要计算出物品的价钱,售货员要算出找回的钱,活动要求:(一)进行购物活动。(二)顾客要计算出所要买物品的价钱。(三)售货员要算出应找回的钱。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十分钟,各个小组活而不乱,学生不仅学会倾听,对同学的计算结果还进行了验证。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又在自觉、自主、自动的互动过程中,进行认知、统筹、扩充、完备,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情感积累、智力沉淀、个性发展,同时激发学生诚信、竞争、团队意识、交往水平、创新思维等潜能的发掘。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将

6、教学的触角伸到知识、技能、技巧和思想的广阔空间,利用数学的内在美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发现的喜悦。  教学片段:  出示一张2003年年历。  师:仔细观察这张年历  课件显示:  (1)、2003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2)、200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2003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什么节日?  (4)、请你把这张年历上你最喜欢的日子圈出来,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日子?  学生讨论、交流,人人有事做、有话说。接下来让学生观察2001年和2004年每月的天数的统计表,讨论书上提出的问题,交流汇报。  这样的教学,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有意将教材进行了

7、改编,先让学生观看2003年的年历,讨论解决提出的几个问题,通过讨论和指导学生学会了看日历,然后再通过观察2001年和2004年每月天数统计表讨论解决课本上的问题,发现年、月、日的关系。  教学过程层次分明,使学生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又教给了学生探索的方法,提高了数学素质,更具有实效性。  最后,有效教学还必须从认知角度结合情感因素进行有效评价。我们应动态地看待学生,不能以过去的成见和原有的表现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教学应体现动态的过程,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好生差生,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关注着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