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0668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洋药企的中国之路-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洋药企的中国之路
2、第1内容显示中 按照制药市场销售金额标准看,目前国内的制药企业格局可以分为三集团,第一集团军还是属于“解放军”,是有政府背景或者带有民族企业色彩的大制药集团,如哈药、三九、扬子江集团等,因为他们数量不多,但是他们通过市场与“非市场”手法多渠道并进,占据市场份额的30%左右;第二集团军就是有外资背景的制药企业,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后来者居上,把国内众多的中小规模企业摔在后面了,并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他们生产和营销的产品占整个市场的50—60%;剩下的10-20%的份额仍然在数量众多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内中小企业中,如民
3、族药,老字号等。但事实是,一方面,我国医药企业的靠广告轰炸、人海战术、高回扣、红包促销等方式已遭到强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得不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营销变革。另一方面,在全球前20家著名制药公司,有18家在中国设立分枝机构。杨森、强生、辉瑞、施贵宝、史克、礼来等世界著名药业巨头已抢滩我国医药市场,并以锐不可挡之势,横扫市场。自从1980年第一家外资药企(大冢制药)进入中国至今,也可以算有第23年个年头,但相对于国内的制药企业的发展历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显然洋药企在中国的发展也在这短短的23年走过了成长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成长的烦恼:外资亏损?国家经贸委经济运
4、行局2002年3月发布消息说,全国678家外资药企中,亏损面达到22.6%,亏损企业数量达到153家,亏损面高于除国有药企以外的各类型企业,虽然亏损额度比去年下降了18.5%,但是在10家制药企业亏损大户中,有6家是属于外资企业。亏损是2002年度前后不挣的事实,但是亏损的原因可显得扑簌迷离。一种说法是,外资企业盲目投厂,分摊成本较高导致短期内无法盈利。如葛兰素史克在重庆投入1.13亿美元建立生产以OTC药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在苏州投入1.15亿美元生产贺普丁等处方药的生产基地,事实上重庆基地在10-11年以来开工率不到20%。另一种说法是洋药企对中
5、国市场的估计不足。安邦分析师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对于进口药“奢侈品”是一个相当破碎和分割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需要耐心培育,而众多洋药企的蜂拥加入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他们将面临漫长的等待并为此发出重大的代价。还有一种解释是为规避中国的税收和管制而执行的暗箱操作。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人士透露,外资药企从原材料、机器设备到技术,甚至连药品使用权(计入售价专利使用费)都从母公司进口,表面上是亏损的但全球来看是盈利的。以上可能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推断,目前洋药企虽然占据中国医药市场近半壁江山并不断扩展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
6、现盈利,因为目前中国的销售量对于全球的用药量和目前巨大的投入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在此后的数年走出亏损也会是众多洋药企追求的目标。扩张的新趋势:豪赌还是战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世界人平均药品消费是50美元,美国为300美元,日本达到400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是40-50美元,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有人均不到10美元。据专家统计,2000年中国医药市场价值为190亿美元,2010年可达到600亿美元,而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价值1200亿美元。目前,在全球前20家著名制药公司,有18家在中国设立分枝机
7、构。除了稳步发展的强生、施贵宝、辉瑞、诺华等国际集团,一些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迅猛加大投资力度的公司引起极大关注。全球制药企业排名第5的阿利司康公司,认为公司要在全球战略取得成功,必须在中国这样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和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有所建树。该公司在无锡投入1亿美元的生产基地,该项目也是目前在亚洲最大的投资项目,生产能力巨大,而且剂型齐,生产产品包括赛洛克和博利康尼等。诺和诺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是该公司除丹麦以外第二家基础研发中心;葛兰素史克:(为英国葛兰素威康和美国史克必成合并组建)在华投资达到2.18亿美元;全球20大之一,德国勃林格殷格翰
8、公司,上海浦东张江高科落成亚洲第二大工厂,耗资4100万美元。产销研发递进深入阿利司康中国总裁柯石谛分析说,一般跨国药企进入中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产品进口产品或分装产品的市场销售阶段(尝试性投入);第二是在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生产厂,并不断加大国内生产比重;第三阶段是加强研发方面的投入。三阶段是递进深入的,三方面融合才能造就成功的市场。目前大部分的洋药企处在生产阶段,葛兰素史克、罗氏制药和阿利司康等;在基础研发阶段的有如诺和诺德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基础研发中心的公司,主要研究中国糖尿病人群的胰岛素等基础药物研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第三阶段的企业
9、会越来越多,因为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