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9553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让“作文教学之花”在教师心头绽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作文教学之花”在教师心头绽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探索作文教学中的现象 作为语文教师,我十分留意一些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我看到有两股风吹来,但对于作文到底应该怎么教,我的心中还是充满困惑。 1.方法风 多数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感受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有的老师感到当前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成人化;还有的老师觉得尽管在作文教学上费尽心血,可学生在写作
2、文时仍然是无话可说,或摘抄拼凑。针对这一难题,每位语文教师在工作中都积极探索和学习先进的作文教学的方法。如今,各种作文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现在列举一二:如“题好一半文”“龙头凤尾”“巧设布局”“妙用修辞”“注重积累”“精细修改”等。根据作文类型在教学模式上研究出写人作文模式、写景作文模式、写事作文模式、状物作文模式…… 2.批判风 另一股风吹来,一些教师认为现代作文教学不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思想状况、文化背景等,而是一厢情愿地给学生制定所谓的“标准题”,老师不是站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来规划作文教学怎样开展,而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以一个老师的经验和“技术”向学生传授怎样
3、应对和驾驭考试。学生作文中的世界与现实中的生活几乎绝缘,学生作文中的思想和感触完全是在老师的启发和一再诱导下不断拔高和虚化的产物。教师为了规避升学压力和引导学生摆脱考试困境,于是,误用所谓的作文技巧,甚至背诵范文以防考试邂逅,“教学的目标”往往被“考斯的目标”所取代。 二、解析作文现象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作文也不例外。掌握各种作文的写作方法,可以解决学生不会作文和害怕作文的难题。不怕写,是习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会写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广大一线教师总结的宝贵经验。小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写作“套路”,熟能生巧,模仿创新,就可以进入写作的一
4、种新境界。 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育成本,其优势是明显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教学模式,极易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掘。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造成学生作文千人一面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老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就教师方面来说,教学不得法是其主要原因,致使学生厌恶作文。就学生方面而言,他们每天课业负担重、生活单调贫乏,懒于动脑,缺少“求新求异”的意识,容易人云亦云。
5、 三、完善作文教学的策略 梁启超说:“作文教学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小学基础作文认为,小学作文不是文学家的艺术创作,只是学习习作,首先应该从先学习习作的模式入手。这些模式技巧可以快速打开行文的思路,在学“规矩”的基础上再形成技巧。这样的学习,适合中低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根据年级段的升高,而后则有新的要求,让学生在作文练习中渐变出新法,形成自能作文的能力,从而发展更高的写作技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各种教学的方法,但不能在教学中把作文技法奉为圣经,这是因为不是每一种方法都是一剂良药,可以包治百病,方法本身也必然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新一轮课程改革
6、教育理念,开拓视野,在教学中探索新的习作课程新体系: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有意识地开掘写作的源头活水;多积累、多揣摩、多联想、多想象,多角度地从中积累永隽鲜活的语言营养;我手写我心,给写作以自由和历练的选择;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生发写作灵感的机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其好写、会写、写好。 作文是记叙自己的情感的一种享受的方式。我认为,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松绑,让学生放开去说,大胆去想;其次,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学生不是作家,不要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文。如果用成人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会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感受,更多的是迎合教师的喜好。我们不妨站
7、在孩子的角度看作文,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去挑剔孩子的作文。在习作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写作优势和特点,要能够容纳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的个性和见解,要善于拿起表扬的武器,旨在使学生也意识到自己写作的亮点和意义,从而产生对习作的信心和动力。 吹着这两股风,我想到了小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小经常受到了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经过多年的努力,小在写作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也懂得了当时母亲的赞扬与父亲的批评同出于他们对小的爱,说明成长既离不开赞扬与鼓励,更离不开批评与教育。其实,我们教师的教学成长也是如此,既离不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