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

ID:21185346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_第1页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_第2页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_第3页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_第4页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了人类行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不同人类行为与城市形态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关键词:人类行为,城市形态,福建土楼,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classificationofhumanbehaviorandtheirinteractions,andanbehaviorandurbanmorphologyinteractions.Inaddition,thispaperalsoputsfore

2、aboutthecityofprotectionandrenovationSuggestions.  Keyanbehavior,urbanform,fujianadobe,suzhoucity,protectionandupdated      :TU-098.1:A: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自诞生起就与人类的生活行为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留下人类活动的印迹。与此同时,城市也反作用于人类,影响人类的生活。城市形态1)正是在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1人类行为与居住及村落形态的关系  1.1人类的三类行

3、为  《雅典宪章》中,把人类的生活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日常生活、劳动和游憩,也就是所谓的“三分法”。20世纪60年代中叶,日本学者吉板隆正先生提出了生活的三种类型,即把休养、采食、排泄、生殖等人的生物性基本行为列为第一生活;家务、生产、交换、消费等辅助第一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作为第二生活;把表现、创作、游戏、构思、冥想等精神生活划分为第三生活。  1.2三类生活行为的关系  从三类生活的关系上看,第一生活作为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比较稳定,从古到今的居住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属于基本的生存和物质性需要;第三类生活首先作为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体现出强烈的精神性,在意识

4、和心理的层面上同第一生活内容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人类生活的发展;第二类生活作为第第一、三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在发展中不断社会化。  1.3人类行为与居住及城市发展  这三类生活构成了人们在居住中的行为特征,并以居住为空间载体。居住空间即城市空间,它是四维的,时间是其中的一个维度,把所有静态空间串联起来。空间引入了人和时间具有了活力,有人的活动就有时间的变化,时间和人是活力的重要组成元素。  人和空间在历史的发展中发生了各自的变化。最初的建筑就是在寻求适合第一生活的场所进行的空间限定行为中常生的,第一生活要求居住;第二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仍然

5、要求居住。但随着劳动的分工和社会化,第二生活逐渐从居住中分离出去;第三生活一开始同第一生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自然界,历史的累积使第三生活中的某些内容突破了作为家庭空间载体的居住的界限,形成社会记忆、社会文化和宗教意识的丰富内容,又反过来作用和影响居住的某些层面,形成居住的各种空间和形式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不同时期的朝代背景和政权更迭,特殊的地域地貌,家庭伦理观念,风水观念的根深蒂固,对祖先的尊敬和宗教信仰各种因素都会对村落及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形态的形成产生无法预料,甚至超乎想象的影响。彼此差异很大的具有民族性

6、和地方性的城市或村落形态就这样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形成[]。  2案例研究  2.1案例一:福建土楼聚落  2.1.1形成背景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带,主要为客家人的生活处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保障自己家庭的安全,建造土楼作为居住建筑。  客家是汉族一只民系,西晋至宋朝末年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中原汉民背井离乡,成了福建丘陵地区的居民,当地人以他们的客籍户口而称为“客家人”。客家人所到之地多为山区,以家庭为单位过着与恶劣自然环境搏斗的生活。为抵御野兽的侵袭、盗匪、当地土著和倭寇的侵扰,他们依山筑房,聚族而居,创造形同要塞的土楼。现有生土单

7、屋,继而由于站稳了脚跟和经济力量的增强,逐渐将五凤楼演变为方楼,最后创造出人间民居杰作——圆楼[2]。  2.1.2客家人与村落形态的相互作用  时至今日,客家人已不需要继续与恶劣环境抗争,但这种居住形态仍然给人一定的暗示作用,过去的生活模式不断重现。土楼的存在印证了客家人曾与大自然搏斗的印迹,形态对于人类社会的反作用具有一定的效果。反作用的存在使得“聚财返乡,购田置产以作长久之计的安土重返思想”铭记在每位客家人头脑中,成为牢不可破的信念。可以说在这个案例中,对于第一生活的追求和不安全感成为了影响客家人村落居住形态的关键因素。  2.2案例二:苏州古城的

8、形态演变  2.2.1演变阶段  (1)初期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重筑都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