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ID:9518942

大小:76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02

上传者:U-3183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_第1页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_第2页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_第3页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_第4页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内容提要: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是行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概括地说行为地理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本章主要论述了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问题。侧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在人类行为机制作用下,人类各种活动的行为空间具有差异性,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性。并通过行为矩阵模型、报偿矩阵模型和消费行为空间模型进行分析,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人类认识论的本质上揭示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与优化的规律性。第1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行为地理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一般说来,人类对地理环境刺激的自动条件反射所产生的行为不属于行为地理所研究的行为范畴,行为地理主要是研究人类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和过程。正是由于这些机制作用和过程才使人类形成一定的行为空间和区位选择。一、环境知觉与认知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一样都是由于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起的认识过程,但环境感觉只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而环境知觉则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同的人对地理环境的知觉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主要同个人的认识属性、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以及个人在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波特斯(J.D.Poteous)认为有三种环境,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化信仰和意愿)。索南费尔德(J.Sonnenfeld)还提出对环境进行知觉的四个层次: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对人施加影响的环境部分)、知觉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环境部分)和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环境部分)。知觉是对环境性质认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类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格莱德(R.G.Golledge)等人深刻指出,知觉是“人类活动空间表现的任何分析中普遍渗透、极其重要的中间变量。”很多同行都认为,知觉是描述人们对环境信息的解释,它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知觉程度影响着人类的决策和行为。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记忆的开始)再现的一种形态,当人们对以前识记的地理环境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仍能认识,从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后能够做出知觉判断。认知不仅包括对环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应认识过程,也包括依靠间接环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认识过程。人脑对环境信息刺激做出的知觉和认知过程,以及受环境信息刺激所引发的创新和习惯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脑对环境信息的获得与过滤是决策行为付诸实施的前提。所以环境认知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影响比环境知觉更直接一步。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知觉和认知具有互相自行发现和补充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信息的处理与评价不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外在行为活动。但这些过程直接改变了大脑分析环境的方式、环境意识的交流与构成,并提供方法。这样,改变了的环境心理构造就直接影响外在行为。二、地理物象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当然,地理物象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它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英国学者格尔德(J.R.Gold)曾提出一个描写环境认知方式与内容的认知体系(图12-1)。格尔德认为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客观环境”和一个“行为环境”,两个环境影响着决策和行为。来自环境的信息经由个人本身的因素、文化背景的因素和认知处理过程而形成两种认知表现,即地理物象和空间图式。 一般情况下,从个人的地理物象中可以发现个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评价和选择能力;从群体的地理物象中可以总结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评价,反映地理环境特点以及人们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在差异较小的地理环境中有较相似经历的个人或群体,容易形成基本相同的地理物象,从而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方式。但是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学历、经历的不同,对同一地理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地理物象,从而产生不同的决策行为。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距离观察者愈近的地理事物,观察者对其了解的愈详细、愈具体,其地理物象也就愈清晰,随着距离的增加,观察者对地理事物了解的详细程度逐渐降低,地理物象也就逐渐模糊。影响地理物象的距离主要有三种:一是物理距离,表示人们与某地理事物间隔的实际长度;二是时间距离,表示人们到达某地理事物所需的时间;三是价格距离,表示人们到达某地理事物所需要的费用。由于人们在环境中认识客观距离时受到主观因素(对区域的熟悉程度、年龄对距离估计的影响等)、刺激因素(路线转变、环境地物等)以及主观因素与刺激因素相互作用因素(刺激吸引力、距离联通、情感牵涉、乡土观念等)的影响产生认知距离,认知距离往往夸大或缩小了相应的客观距离。认知距离一般同里程、耗时和花费三个要素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认知距离不同,地理物象的清晰程度也存在着差异。 地理物象也具有动态性特征。地理物象反映时代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特征,同人们所处的时代直接有关。一方面地理环境及其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因而,地理物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和经历范围也在发生变化,这样人们的地理物象也相应发生变化。一般认为,思想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变化与环境信息变化融合影响地理物象范围和结构的变化;文化知识和经历范围的变化与环境信息变化融合影响地理物象内容的变化。三、物象评价与外在行为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人们所做出的决策行为是人们对地理物象评价后而产生的相应结果。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人们大脑中产生的心理图谱复杂程度不一,但都是以空间形状要素来表达的,主要包括各种道路和路线、显著的地貌和地物,以及明显的区域组成。人们大脑中的心理图谱内容能够描绘出某一对象地域的自然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特征。事实上人们在头脑中都会形成具有一定方向与距离的不同空间类型的心理图谱,如果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一定区域所处的位置,与工作单位和购物商店的方向、距离,那么任何外在行为活动都难以进行。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的描绘出来,即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对某一区域的地理物象简图可以由多人分别描绘,从而组成一幅复合地理物象简图。这些地理物象简图被研究人员用于研究人们的外在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们在做出外在行为之前都要对自身头脑中的心理图谱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生理—心理的自然过程。这一自然过程由环境评价——判断的表达和环境情感——偏好的表达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可以通过个人的地理物象简图或文字、语言表达出来。行为地理对于环境评价——判断的研究,可以通过地理物象简图反映的环境要素的程度来验证;对于环境情感—偏好的研究,可以通过地理物象简图反映的环境要素的偏差来验证。地理物象简图是人们对地理物象进行知觉评价和认知过程的成果,对指导人们日常活动行为空间和人类迁移的地理优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2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人们经过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和物象评价的过程后将做出决策行为,从而表现出外在的行为活动。人类的外在行为活动必然涉及到一定的空间,在不同的环境信息作用下人类各种活动的行为空间具有差异性,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性。一、行为空间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人们的直接活动空间包括在居住区内或附近的移动,活动地点间的规则的往复移动(通勤、通学)以及向这些地点的周围移动。如果对上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进行投影就会得到明确的直接活动空间范围,并可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活动的空间行为规律。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人们的间接活动空间的范围要比直接活动空间的范围大得多。通常情况下,直接活动空间与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间接活动空间则激励人们进一步的空间探索欲望,从而产生迁移行为活动。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涉及人们的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这些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具有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空间。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空间距离越近,活动机会越多;空间距离越远,活动机会越少。然而不同种类的行为活动其具体的行为空间范围也各具特点。(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这样上班和下班、上学和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这一行为空间是由持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所构成的,他们与购物者和闲暇者不同,是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移向工作地点或者学校。因此居住地和工作地、学校的场所,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特点。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坦德(T.Hagerstrand)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图12-2),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来决定。一个人在一天中外出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花在通勤路途上的时间越多,用于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就越少。工作和睡眠是两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总量。这样,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如果当一个人在某个区位上所必须耗费的时间总量得以确定时,就能用时空棱柱体图来模拟其依靠某种交通方式所达到的最大的行为空间。图13-2表示4个人每天在家里呆12小时,外出活动12小时的情况。A和B表示两个人当天要返回家里,并且在路上没有停留时,利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所形成的行为空间的一般情况。由于不同交通方式对人们特定时间内的活动范围有很大影响,乘车者B比步行者A的行为空间要大得多,从而形成不同的时空棱柱体。C和D则表示两个人每天必须工作8小时,并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行为空间情况。若是乘车者D的居住地距工作地是0.5小时的路程,那么他可以获得3小时的自由时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比较大;而步行者C从居住地到工作地就需花费2小时,没有自由时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小,因此形成不同的棱柱体。棱柱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个人工作、生活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多样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的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和地点的需求,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的时间、地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领导人的意愿所安排的。(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是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通勤、通学活动的行为空间有很大差异,购物时间与购物距离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1.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对购物行为空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消费活动过程中,需求是刺激消费的主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消费行为就是满足某种需求所进行的购物行为活动,因此消费行为的产生是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消费者产生某种购物动机时,由购物动机产生消费行为,然后选择购物行为空间,进行购物活动来满足需求。旧的需求得到满足,新的需求又将产生,这样循环往复,驱使消费者不停地进行购物行为活动,形成一定的购物行为空间。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四种类型,即马歇尔消费型、巴甫洛夫消费型、弗洛伊德消费型和维布雷宁消费型。马氏认为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处于理智状态之中,依据其经济状况、个人的嗜好及产品的价格进行购物,这类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范围较广;巴氏认为消费者对外在的刺激反应敏感,如商品广告、陈设等,因此市场外观布局是引起购物行为的重要因素,这类消费者经常光顾高级商场;弗洛伊德型消费者也可以说是情绪型消费者,他们的购物行为不定形,具有随机性,这类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变化较大;维布雷宁型消费者受团体的影响较大,这类消费者采取的购物行为大多是为了追求名望,受“好胜”心理左右,经常出入时髦商品商店。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如年轻妇女对衣着类较为注重,致使她们经常光顾于一些时装店;而老年人因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对保健用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营养食品店和药店成为他们的主要购物行为空间。另外消费者的性格与购物行为空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心理学上一般将人的性格分为柔顺者、积极者和分离者,如积极者要求最优秀的成就,经常购买新潮和名牌商品,反映在购物行为空间上,主要出入于高级商场和时髦商店的次数较多。2.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商业环境是指商业空间的规模、类型、结构及周围设施状况等。商业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消费者在购物之前,首先要对商业空间进行知觉,收集商业空间的信息,如商品种类、价格、服务程度及商业网点的设施状况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购买动机,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购物决策行为,确定购物行为空间。如果购物行为空间选择是正确的,能够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那么常常会形成一个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但如果一次购买后不满意,那么便要重新对商业环境进行知觉,进一步收集商业空间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决策,选择其他合适的购物行为空间。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时都选择高级商业中心,如购买彩色电视机、录像机和电冰箱等一定选择规模等级高、信誉好、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的商业中心;而购买日用消费品时一般主要是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3.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空间也受居住地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如果一个消费者居住在商业中心或主要街区附近,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高档商品在附近购买就可以满足,在购物行为空间决策上,无需过分斟酌,可以说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过程。但消费者的居住地位于一般街区,许多商品本街区不能满足,需要远离居住地到商业中心或其它街区购买,这时消费者在购物行为空间决策上要经过仔细分析,才能作出选择。在居住地与工作地不一致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上下班购物是最常见的行为活动,因此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交通条件是指消费者居住地的交通设施状况。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以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人们在购物时,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买到最佳商品,因此交通可达性成为影响人们购物的重要条件。空间尺度不同,人们进行购物行为活动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也有所差异。如消费者在居住地附近购物,徒步就能完成这一行为活动;若在较远处购物则要骑自行车或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消费者居住地的自然条件也从多方面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空间,其中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例如,季节变化对居民购物行为空间就有影响,冬季北方地区多数街面是冰雪路面,步行和骑自行车均不方便,加之气温低,人们一般不愿长时间暴露在室外,乘车又拥挤,所以,北方地区居民冬季的购物行为空间比其它季节要小一些。4.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社会环境对购物行为空间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家庭的阶段性对购物行为的作用表现为:初婚期的家庭购买力强,对高档和耐用消费品需求量最大,在购物行为空间上反映出光顾高级商业中心的次数较多;生育期的家庭购买倾向和购买行为着重于儿童用品,如童装、玩具等,因此出入于儿童用品商店和副食品商店的次数较多。 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和职业对购物行为空间的影响也较大。据有关资料,美国上上等级的人群,比较喜欢古董和珠宝等,在购物行为空间上表现出经常光顾名贵珠宝、古董商店;中下等级的人群主要是由高级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对时髦的家具、新颖的服装等感兴趣,常出入于高级商业中心;而下下等级的人群主要靠社会福利金维持生活,他们注重商品的适用性和廉价性,因而常常寻找廉价的折扣商店和普通日用品商店。职业对消费行为空间的影响表现在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不同,因而行为过程和购物行为空间也有差别。如知识分子和学生对精神产品的需求量大,常光顾书店和文化用品商店。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如果一个消费者与文艺群体接触多,那么他的消费行为空间就倾向于款式新颖的时装店、高档化妆用品商店。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如我国出现的高消费现象,与社会群体对每个人的暗示或行为感染等有关,相同的社会群体大致有相同的购物行为空间。社会文化背景,如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的差异对购物行为空间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有汉、满、回、朝鲜、蒙古等众多的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各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口味、爱好、服饰等,这些不能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和购物行为空间。(三)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活动行为空间也有其规律性。美国斯秋兹(P.Stutz)曾研究了美国不同文化、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际的空间差异,并用交际行为空间差异曲线表示交际种类与距离的关系。他认为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受工作时间限制,只能在闲暇时间进行。通常情况下,人们利用每日的闲暇时间就近进行邻里或同事间的交际,交际行为空间范围较小;周末、节假日的闲暇时间较多,这样既可进行邻里、同事之间的交际,也可进行友人、亲属之间的交际,交际行为空间的范围明显扩大。从总体上看,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距离的限制(图12-3)。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人们每日闲暇活动大部分在居住地附近,周末的闲暇活动可向居住地四周扩展,长期的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则更为扩大。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迁移活动是人们从原居住区向新居住区的空间移动。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从人类行为的角度研究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了解有关迁移空间行为的规律,以便用来揭示迁移行为过程的机制和模拟未来的迁移活动。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研究工作者通常是将不同类型迁移者的数量和距离标绘在两维图形上,以反映认知距离与迁移类型的相关关系。美国约翰·劳维曾研究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邻境地区的迁移情况,绘制了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图(图12-4)。从图11-4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类型迁移者的迁移距离都不超过30千米,仅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迁移受距离影响较小。这表明迁移空间行为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性,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对某一地域内、不同距离内迁移的各种社群的数量进行模拟和预测。2.迁移的方向偏移 迁移空间行为不仅表现出距离偏移的规律性,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由于迁移行为受迁移机会、地点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会比在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图12-5),从图12-5可见,有的迁移者趋向于迁往最近的城市,这反映了距离偏移的趋向,如小城市A的移民流向中等城市B。但是,当中小城市的移民被吸引到大城市时,则主要表现出方向偏移。如大城市D不仅吸引了其周围小城市的移民,而且也吸引了距其较远的小城市C的移民,实际上小城市C距离中等城市B更近一些。这说明大城市D对迁移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说来不同城市之间的迁移可能性有等级之分,大部分的迁移流在大城市之间发生,或中小城市移民流向大城市(表12-1)。表12-1不同类型城市间移民的可能性目的地出发地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最少可能最有可能可能中等城市最少可能可能最有可能大城市最少可能可能最有可能第3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行为地理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从人类行为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和优化问题,主要建立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空间模型、区位决策行为模型、人口迁移空间模型、城市生活行为空间模型、消费行为空间模型等一系列反映人类行为区位选择的模型。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人类认识论的本质上揭示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与优化的规律性。下面仅就行为矩阵模型、报偿矩阵模型和消费行为空间模型进行分析。一、行为矩阵模型 在进行区位决策分析时,既考虑区位形成的外部因素,如劳动费用、市场状况、用地条件、自然资源等,也考虑区位形成的内部因素,如决策者个人爱好、文化素养、成功动机、已往经验等;既强调区位决策行为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又强调区位决策行为的动态性和对环境结构的适应性。在现代社会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意愿、爱好等对区位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那些消耗原料、燃料较少,有机构成高而运量小、附加价值大的产业布局,决策者往往在原料、燃料、劳动力,甚至市场均看来不利的区位获得高额利润。在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里,政府决策人通过制定财政、税收政策也对产业区位决策施加很大的影响。在区位决策行为研究中美国学者普雷德(A.Prid)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建立的行为矩阵是进行区位决策行为系统研究的早期尝试。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因此,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处理这种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图12-6)。 运用信息的能力→结论趋向优化B11B12B13B14·······B1nB21B22B23B24·······B2nB31B32B33B34·······B3nB41B42B34B44·······B4n····································Bn1Bn2·········Bnn图掌握信息的质与量→认识趋向完善1图12-6普雷德的行为矩阵普氏矩阵的纵轴代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横轴代表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愈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愈多,信息质量愈高,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强,决策结果愈有接近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接近左上角表明决策者拥有信息的数量愈少,信息质量愈低,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差,决策者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小。普雷德还详细论述了行为矩阵与工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图13-7)。 图12-7是13个企业在三个获利边界区选点的示意图。如果以利润区的半径绕最佳点旋转,即Ma或Mb绕O1、Mc或Md绕O2、Me或Mf绕O3分别旋转,就形成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形获利边界区。但是,由于受交通运输条件、人口分布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获利边界区将发生变形。如果再把13个企业与最能说明企业所掌握的信息情况和运用信息能力的行为矩阵连接起来,那么图11-7中13个企业没有一个企业布局在最佳区位点上,而且其中3个企业还在获利边界区之外。从图11-7可看出,掌握信息数量多质量高,运用信息能力强的企业在矩阵方格的右下角,如O1区内的2个企业。而掌握信息数量少、质量低,运用信息能力差的企业则在行为矩阵的左上角,如O2区在获利边界区之外的3个企业。行为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决策者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样矩阵中的元素逐渐向右下角集中,趋于优化基础上的竞争,因而会出现矩阵参数的改变,导致新的行为矩阵的出现。并且企业布局的环境条件也在不断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制约着信息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也影响个人运用信息的能力。一般说来,决策者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与决策者的经验、智力、欲望、偏好和态度等有关。因此,决策者只有在理想状态或者偶然情况下,才能选择到最佳区位点。普雷德建立的行为矩阵对解释区位决策行为的宏观规律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使区位决策中行为因素的数量研究成为可能,促进了区位决策行为的深入研究。 二、报偿矩阵模型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艾萨德把报偿矩阵标作,它由报偿组成。i代表行(i=A,B,C,D),j代表列(j=Ⅰ,Ⅱ,Ⅲ,Ⅳ)。在报偿矩阵中,艾萨德提出了两种预计报偿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确定事态j出现的可能性(j=Ⅰ,Ⅱ,Ⅲ,Ⅳ)。当0≤≤1,且时,则任何决策行为i(i=A,B,C,D)的报偿值为:(j=Ⅰ,Ⅱ,Ⅲ,Ⅳ)第二种预计报偿的方法是按大小顺序排列任何一行中的报偿,即≥≥≥括号中的下标仅涉及大小顺序,而不涉及任何具体事态。设为有关决策者的任何一行的最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为第二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为第三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为最小报偿实现的可能性。于是,当0≤≤1,且时,则任何决策行为i的报偿为:(=1,2,3,4)实际上,可以把报偿矩阵中的决策行为设为n,事态设为m,这样决策行为数为i=1,2,3,4,……,n,事态数为j=1,2,3,4,……,m。那么报偿矩阵则有n行和m列,以及nm个元素,预计报偿值仍可由上述两个公式所确定。如果把报偿矩阵定义为A,则可表示为:AA1A2A3······AmA1a11a12a13······a1mA2a21a22a23······a2mA3a31a32a33······a2m·································Anan1an2an3······anm三、消费行为空间模型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在行为地理学中研究消费行为空间引力问题主要是与研究商店区位、商店分布模式、零售区位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综合起来进行的。较早研究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的学者是赖利(W.J.Reilly),他在基本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以后经康维斯(P.D.converse)的改进,形成断裂点理论。他们认为商业中心(或商店)对消费者消费的吸引力同其本身的规模成正比,而同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设有两个商业中心分别位于、两地,为商业中心的销售额,为商业中心的规模,为两地间的距离,和位于两个商业中心的联线上,并分别代表两个商业中心对消费者吸引所达到的距离,即于是这样,两个商业中心对消费者吸引范围的分界点应该是二者销售额相等的地方,即于是上式可写成=∵+=∴=∴∴ 计算结果就是位于地的商业中心对消费者吸引范围的分界点。美国学者李诺兹(R.B.Reynolds)曾运用赖利的模型进行过实际研究,并进一步修改了该模型。李诺兹在美国爱俄华州的9个县,进行7类零售和服务行业的1738个企业调查,利用调查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并依据地区人口数和商业中心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新的模型:对上式取对数,可表示为:其中b值可确定商业中心对消费者吸引范围的分界点的位置。当b=0时,分界点在商业中心的中点位置,当b>0时,分界点趋近于较小的商业中心;当b<0时,分界点趋近于较大的商业中心。根据李诺兹的分析,各类商品的b值均显著低于0.5,但均大于0。相关系数以服装、杂货、禽蛋较高,而以医疗服务为最低。赖利等人的模型是把消费者作为群体来研究的,假定消费者趋于最近的一个可提供其所需商品或服务的商业中心,即认为消费者行为符合“经济人”的概念,从经济的合理性研究消费者单目的的消费行为空间。但是实际上消费者的消费是多目的的,同时消费者也不可能是“经济人”,准确地说是一个“概率人”,由于消费者往往要求一次行程满足多重目的,宁可到一个较高级的商业中心同时购买高级和低级商品,并不一定仅光顾距离最近地商店。其他因素如广告的作用,价格的节省超过附加旅行费用,消费者对整体的市场缺乏了解,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原因等,都会导致各级商业中心腹地的重迭和变化。因为有证据表明,有的消费者喜欢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的消费者把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购物环境、友谊状况等因素看得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并且有的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在旅行过程中进行的,或者是在完成旅行计划后顺便进行的。因此,继赖利等学者之后,许多人对消费行为空间模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美国赫夫(D.L.Huff)在零售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概率引力模型。他假定消费行为空间与商业中心吸引力、距离的反作用力以及系统中其他商业中心的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紧密相关。商业中心的吸引力越大,消费者在该商业空间购物的概率就越大;而商业中心的吸引力越小,消费者在该商业空间购物的概率就越小。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的公式如下: 是i区消费者选择j商业中心的概率是j商业中心的吸引力,以商店规模表示是i区到j商业中心的距离b是经验指数然而,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它并没有对影响消费者如何选择商业中心的其他因素作出判断;二是对计算距离和吸引力(商业中心的面积)的参数考虑不够;三是该模型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拉什曼南和汉森(T.R.LashmananandW.G.Hansen)又对该模型加以修改,增加了新的经验参数,使概率引力模型进一步合理化。拉-汉二氏的模型曾经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市作过实际实验,模拟值与实际购物流的相关系数=0.9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模型如下:在拉什曼南和汉森的概率引力模型以后,美国学者威尔逊(A.G.Wilson)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做了进一步研究,他提出的模型为:为j商业中心吸引i区居民的销售额为i区的人均消费能力为i区的人口规模为商业中心j的规模,以平方米量度为从i区到j商业中心的总费用n、为参数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在对消费者行为空间研究的过程中,一些学者也对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进行了研究,在对个体消费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消费空间偏好模型。美国学者拉什顿(G.Rushton)设计的消费空间偏好模型如下:表示引力指数表示随机抽样的比例表示j距离表示在j距离内到i规模商业中心购物的次数表示在调查区内i规模的商业中心数表示在调查区内每平方公里的家庭数拉什顿的模型并没有考虑特定的商业中心,是一种使消费者的区位选择能够在非具体情况下得到概括的一般性模型。(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虽然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在理论上有所进步,但由于这一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也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为此,一些学者从认知信息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空间进行了研究,以弥补这一缺陷。美国卡德瓦拉德(A.Cadwallader)又提出了新的模型,即为i商业空间的购买率为i商业空间的吸引力为消费者到i商业空间的认知距离或认知时间距离为消费者拥有的关于i商业空间的信息量 卡氏模型显然要比消费空间偏好模式有了一定的进步,因为在指标上他所强调的三个变量还蕴涵许多因素。例如:商业空间的吸引力就反映了商品的数量、质量、价格等多种因素;认知距离则是在地理空间内被感知的距离,是对记忆贮存的印象进行判断和确认的距离,认知距离与消费行为空间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消费者拥有的关于该商业空间的信息量,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内容。(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美国格莱德和赫德森(R.G.GolledgeandR.Hudson)等学者还对消费空间搜索和学习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购物行为是一种循环行为,这种行为随着学习和认知而不断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的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涉及四种重要的因子,即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以及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主要有两个具体模型。一是消费者前期购物的满意程度影响后期购物的模型:式中是n+1次光顾被选择的商店或商业街的概率。是学习参数(或经验参数),表示连续光顾被选择商店或商业街的误差概率(不满足概率)递减的比例。在实际应用该模型时,就是消费者实际去商店或商业街的次数,表示满意的购物次数,是前n次光顾次数的函数,这也是通过实际调查能够得到的。另一模型是以消费者满足与不满足自己购物需求为前提建立的模型,其公式如下:式中表示消费者在一次光顾被选择的商店或商业街能够满足购物需求的情况下,以怎样程度增加的比例参数。表示消费者在一次光顾被选择的商店或商业街不能满足购物需求的情况下,以怎样的程度增加的比例参数。和分别是满足购物需求和不满足购物需求的概率近似值。该模型中满足购物需求和不满足购物需求的两种情况是假定的,得到的值存在上限和下限两个概率,是一个区间,在实际运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总之,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是以社会、心理和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的,这种刺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那些商店或商业街中选择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这个商店或商业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能够引起反馈作用,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上述我们分析了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和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消费行为空间的有关规律,但是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在对以上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其公式如下:为j商业中心吸引区居民的销售额为区居民的人均消费能力为区的人口规模为j商业中心的吸引力为其他商业中心的吸引力,为区到j商业中心的距离、β、n为参数对于式中的各项因子的具体含义和应用,我们作以简要的分析。式中,为区居民的总消费能力,与商业中心的销售额成正比;为区到j区的商业中心的距离,可以选用实际距离、时间距离、交通费用或认知距离等形式来表示,它与商业中心的销售额成反比。一般地说,是线性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规模。的意义很明显,即j商业中心的吸引力越大,其销售额就越高,商业中心的吸引力是同经营规模、经营品种、商品价格和商品广告等因素有关的。则表示其他所有的商业中心对j商业中心的竞争关系,它与j商业中心的销售额成反比。对于式中的参数、β和n值的确定,我们可以假定是用某种方法得到的i区居民到j商业中心的消费额的实测值,是利用模型求得的理论值,则二者的总方差为: 求的极小值即可确定参数、β和n。但由于对于、β和n不是线性关系,所以需要用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近似地予以解决。例如,距离参数n,由于受交通可达性、利用交通方式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有不同的取值。一般情况下,在较小的区域内,n值低于0.5而大于0;但在较大的范围内,大多数的经验值显示,n值可以在0.5到3.0的幅度内变化。参数、β和n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公式预测商业中心的销售额,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和规模,进而模拟消费者的行为空间。在从公式的总体含义上看,式中的第一个方括号中的因子表示吸引销售额产生的分量,它受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消费者距商业中心的距离等因素影响;第二个方括号中的因子表示销售额分配的分量,是各商业中心竞争力的比值,这取决于各商业中心的相对吸引力和交通可达性。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如果某一商业中心的经营品种增多、商品价格降低、广告影响加大、交通可达性改善,该模型可以预测吸引销售额总量的增加;也可以预测在现有销售额的情况下,由于各商业中心的变化,所引起的销售额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而且可以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这些变化都将影响消费行为空间的变化。另外,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还可以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后所产生的影响。建立一个新的商业设施后,实际上就等于将某一商业设施的吸引力从0增加到。模型中的产生分量,预测了新产生的销售额,而分配分量则预测了新分配到各商业中心的销售额,进而可以预测消费者的分流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