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

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

ID:21108572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_第1页
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_第2页
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78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高频彩超、腹部B超及病理检查,以病检为参考标准,设为对照组,阴道高频彩超、腹部B超检查分别为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对比观察组A、B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病检为参考标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增长过长2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7例,子宫内膜癌15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观察组A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内

2、膜癌与对照组检查结果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与对照组检查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符合率高,经济、方便、无创,能为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经病理检查能为子宫内膜病变提供进一步的确诊依据。【关键词】阴道高频彩超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价值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57-02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引起AUB的原因众多,主要为患者自身的内分泌失调或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等,对于此类

3、症状的患者临床建议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而对于AUB的初筛一般采取超声诊断,经济方便,本文通过观察分析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78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年龄在23~65岁,平均年龄为4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49例,月经紊乱14例,月经延长9例,排液6例,分别进行阴道高频彩超、腹部B超及病理检查,以病检为参考标准,设为对照组,阴道高频彩超、腹部B超检查分别为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对比观察组A、B的检查结果,进行

4、统计学分析。1.2检查方法1.2.1经腹B超:膀胱需适当充盈,采取仰卧位,使用EUB-42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常规腹部探查。1.2.2经阴道彩超:采用EUB-420型超声诊断仪,选取阴道探头6.5MHz,均嘱咐患者将膀胱排空,取膀胱截石位,抬高臀部,将阴道超声探头的顶端涂上少量的耦合剂,再套上阴茎套,在其表面涂上少量的耦合剂后,缓缓经阴道将探头深入,紧贴着宫颈及穹窿部,连续进行子宫纵向和横向的扫查,常规对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的长、宽、厚三个径线进行测量,并对双侧的附件、盆腔内情况进行探查,观察有无占位性的病变,若疑似有内膜病变[1],

5、应观察记录其大小、部位等信息,并重点观察有无子宫内膜形态的不规则增厚及回声强弱变化,有否移位等,观察记录子宫内膜、子宫旁组织及子宫肌层等超声影像特征,并作出超声诊断。1.3诊断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异常,根据Smith分级法为诊断标准,将内膜分为A、B、C、D四级,A级:显示强回声内膜,提示在黄体期或排卵后;B级:显示的内膜回声与肌层回声相似,提示在卵泡后期;C级:回声明显减弱,对比邻近肌层的回声,表现出相对暗区的类实质区,提示在卵泡中期;D级:内膜显示无回声,可见有中线强回声,描述为“三线征”,依据各内膜的层次中的血管分布,

6、可将卵泡后期的三线征内膜分为四个区。异常子宫内膜诊断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其他病变[2]。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I.61检验,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