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05748
大小: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江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江慧江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心电图室017000}【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ECG)变化,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被确诊为APE患者的ECG临床资料。结果: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30例,不完全性RBBB12例,典型的SIQ11ITill型10例,VI-V3导联T波倒置21例,VI、V2导联T波倒置26例,VI、V2导联ST段抬高<0.lmv者12例,VI、V2导联ST段抬高O.lmv〜0.2mv者6例,心房颤动3例,肺型
2、P波9例。结论:APE的ECG改变呈一过性及多变性,虽属非特异性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ECG改变,则有助于APE的诊断。【关键词】肺栓塞ECGST段改变【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52-01肺栓塞(PE)是指栓塞物嵌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PE已成为一种常见病[1】。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常发生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
3、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木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确诊断的APE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病例均经CT、肺动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而确诊。1.2研究方法描记常规12导联ECG,测量心率、心电轴、RavR波电压、肢体和胸导联QRS波群电压、T波倒置的导联及倒置深度(〉0.
4、5mv)等。1.3心电图诊断标准:①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125次/min,>90次/min对诊断就奋意义;②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BBB;③典型的SIQlIlTlII®;④SI、avL>;1.5mm;⑤QRS电轴>90°或难以测定;⑥ST段改变:出现ST段下降或抬高。下降可出现在前壁、下壁和侧壁各导联,ST段抬高多<0.1mv,常出现在SIQIIITIII型时的下壁各导联和RBBB时的VI、V2导联;⑦T波改变:胸前导联T波倒置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改变之一,T波倒置的程度由右向左逐
5、渐变浅;⑧P波振幅增加:当PlI>0.25mv时,即“肺型P波”。1结果38例患者均作多次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30例,不完全性RBBB12例,典型的SIQlIlTin型10例,VI-V3导联T波倒置21例,VI、V2导联T波倒置26例,VI、V2导联ST段抬高<0.lmv者12例,VI、V2导联ST段抬高O.lmv〜0.2mv者6例,心房颤动3例,肺型P波9例。CT肺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肺动脉栓塞15例,占肺动脉栓塞6例,备下肺动脉栓塞10例,左侧肺动脉栓塞7例。2讨论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
6、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2】。但因其复杂多样的病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闲难,造成了发病率、误诊率、漏诊率、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心电图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是PE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线索之一,认识其动态变化及特点,再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手段,就可为诊断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VI、V2导联T波倒置的患者达68.4%,VI-V3导联T波倒置者达55.3%。其变化范围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7、此外,ST段改变、P波振幅增加、QRS电轴的改变、心房颤动等也较多见。当心电图出现3条或者更多变化时,应考虑急性肺栓塞的可能。并及时作CT肺动脉造影及其它辅助检査,以便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及吋给予恰当的治疗。另外,ECG正常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必须结合病史、体检、血气分析、胸片等及时作出初步诊断,并进一步行肺灌注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APE的心电图表现是一柄“双刃剑”用的恰当有助于诊断,用的不当反而成为误诊的依据,年龄大者易被误诊为心梗,特别是从内膜下心肌梗死,年轮人,易被误诊为心肌炎,为了避免和减少误诊,
8、首先要注意APE的心电图改变程度与临床症状是否一致,仔细分析心电图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注意考虑PE的可能。参考文献[1】虞钧芬.虞钧芬.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观察[」]心电学杂志,2009,28(2):75-76[2】张海澄.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及机制⑴.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2):69-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