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79177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铁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初中化学《铁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铁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②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③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进行推测——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完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新课题。 ④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⑤培养学
2、生关注科学、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发展的历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准备: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6—1)——(实验6—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对比、启发、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金属是一类很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同学们,你们知道有
3、哪些金属?都见过哪些金属?把它们的名称和元素符号写出来。 金属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我知道的 金属 名称 元素 符号 我见过的 金属 名称 元素 符号 〔讲解〕很好。同学们平时观察能力和识记能力都挺强的。你们生在三明、长在三明,三明有个大型钢铁企业――三钢,想必大家对“铁”这种金属了解的比较多,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是大家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铁”的世界,让我们对“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当你想了解“铁”更多的性质和用途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学
4、习。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哪些性质呢? [多媒体展示]: 1、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钢铁的冶炼 3、(小知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铁元素” [活动元一]:探究活动方案--铁、铝、铜等金属物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桌上有铁片、铝片、铜片,进行下列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中,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铁及其它金属的物性,并跟同学们交流。 ①用细砂纸打磨上述金属片,再用滤纸擦试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光泽,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②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加热它的另一端,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③用电池和小电珠试试它
5、能不能导电。 ④试试它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探究铁及其它金属的物性的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铁的实验现象 铝的实验现象 铜的实验现象 (1) (2) (3) (4) 归纳铁及其它金属的物理性质 具有金属光泽、机械强度大、延展性好、导电性好、导热性好。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许多应用都是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请同学们根据金属的上述五大特性,将你知道的体现金属性质的应用实例(最好以铁为主)列举一、二。 [多媒体展示]一.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质软、具有金属光泽、有廷性、展性、具有导电、导
6、热性。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上拿的是一根锈迹斑斑的铁线,仿佛这根铁线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辛酸与无耐……,原本具有金属光泽的“铁”(铮铮铁汉)怎么会变成这样一幅“丑陋”的面孔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斑斑锈迹的由来吗?你们能否设计出实验探究的方法验证它锈蚀的过程?你们能够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助它恢复“庐山真面目”,还它一个清白吗?你们有什么办法不再让它锈迹斑斑、光彩永驻?你们又能用什么知识解释铁生锈的这一现象呢?它体现了“铁”的什么性质?(学生思考、讨论) [活动元二]:在修正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展示老师设计的“
7、钢铁锈蚀”实验探究的方案,并布置学生课后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上述探究实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了铁的哪些化学性质呢? 1.铁跟氧气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通过学生讲座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设问)请同学们说出一周前做过三支试管实验,请一位同学上来小结。 (小结) ①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②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③在常温下,干
8、燥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由此得出:铁在潮湿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红色) 2.铁跟酸反应 (实验)同学们自己做[实验6-2]并补充Cu与稀HCl反应。 请学生说出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