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ID:2107134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_第4页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读——品——写”作为精读课文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有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读中有品,写中有悟,以写促读,以读助写。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读书,轻轻松松的写作,真真切切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应该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致追求。我愿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关键词:精读课文;教学设计;学生主体性    :G633.33:B:1672-1578(2012)03-0080-01    新课程标准把阅读课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显得更科学、更实用。精读课文的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文课改的实际情况,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2、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应具体落实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中。  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以“坚持学生主体性”为原则,以“问题”为核心,以“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语文素养形成”为目的,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上摸索出了“读——品——写”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力求使课堂教学求实、出新、高效。下边,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尝试。  1.“读”,即由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在他的教育感言中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读为先导,通过读文本,使学生与、与文本直接对话,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任何脱离文本阅读的语文课

3、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即使形式再新颖、手段再先进,充其量只是作秀而已,没有多少实效。读文本,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端。不读,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的能力;不读,就不能揣摩的创作意图;不读,就更不能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文本,应该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之一。教师在设计“读”这一环节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读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阅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把握文意,整合信息,提炼观点,体验情感,形成阅读能力。亦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八年级

4、上册中的《老王》一课,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来导读: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老王的语句,想一想: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他生活在你身边,你会怎样对待他?  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读形象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交流探究,读出了老王生活的艰辛、人生的不幸,读出了老王的质朴善良、仁义厚道,感受到老王在苦难的命运面前坚守做人的本分,保持了一颗高贵的心灵。学生发自内心的同情老王、敬重老王,也深入领悟了作品的内涵。  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再读课文,看看杨绛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中可以看出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再读文本,通过分析的所作所

5、为,比照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学生读出了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深刻地认识到的善良、正直和博爱,他不仅给老王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了他人格上的尊重、精神上的支持,让老王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学生也自然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  2.“品”,即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欣赏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经典语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再精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以“品”为着力点,通过品读、品味、品析,积累自己欣赏的精彩语段,培养语感。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

6、审美体验,鼓励他们咬文嚼字,大胆交流自己的感悟,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在设计《安塞腰鼓》时,我让学生拼读成群的短句和精彩的排比句,感受这些句子描绘出的气吞山河的热烈气氛、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激情和强烈的节奏,领略文章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在“品析”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学生大都能找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我接着引导他们品析动作描写的妙处:“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写出了父亲吃力的样子;“缩”细腻地写出了爬法,又点出了爬的困难;“倾”说明了他身体肥胖,爬得很费劲。这一系列动词,细致

7、地描绘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形,爱子之情跃然纸上。学习《荒岛余生》一课,我引导学生品味“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和“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等含有人生启迪的句子,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哲理,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写”,即由学生将感悟诉诸笔端  以写为归宿,通过不同形式的练写,深化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破万卷,实际就是指要读得透、悟得深,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下笔写,学会表达。只有设计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