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5926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二) 一年来,我在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操作流程与体会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点。 学习主题很重要,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向和既定目标。主题的确定既要结合课本,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拓宽知识面,并能就所收集到的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组织成文。 目标的定位应具体明确,范围过大则会造成材料杂乱,不易把握中心;目标过小,又会使材料少,论据无力。主题的确定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1、教师提供范例:以单元课文为例,举例并简要讲解设计主题的论证,即:现实意义——有价值,与
2、课文、生活有关,不是完全脱离了教材;可行性——能够找到材料,并进行阐述。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实际需要,初步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简要列出选定该主题的原因。 3、全班交流,成立协作小组:根据选题的相同或相近,把学生分成几个协作小组。几点说明: ①这一过程是为了减少重复劳动,使学生的学习能深入化、系列化、创新化,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②小组成员以3-5人为宜,人少了,后面的整理、出版工作量太大;人多了,不易形成统一意见,效率会降低。 ③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教师要适当的调控,防止学习小组之间力量不平衡,影响后面的评比。 进网络教室学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
3、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如果只有模糊的目标而无具体的操作方案,很显然,会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浪费宝贵的时间,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成立协作小组后,紧接着就要设计学习方案。 这一过程可先由学生个人设计,草拟方案,然后小组商讨,相互补充,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案。 说明: ①之所以让小组讨论,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集中优势力量,是学习的方案更全面、科学。 ②在具体的学习中,这个方案还将根据收集的信息随时修改、完善。 ③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选材的角度是否合理、可行。 ④一个好的学习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A我要研究什么?为什么想到研究它?——主题论证 B我
4、想从哪几个方面去收集资料?——具体目标设计 C我想写一份关于……的报告——学习的预期成果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与平时的课堂教学不同:平时是教师问,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去思考、寻求答案;教师将自己理解后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而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同等的关系、合作的关系,学生自己提出假设,然后自己去论证,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学习,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主题思考的深刻程度和创新程度,也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Internet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很多。所以
5、如何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应该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我需要的信息?怎样整理这些信息? ①集体指导学生如何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我们可以用5分钟时间示范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讲解时一步步的讲清要领,不必很细,具体的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找资料,教师也可以预先找到一些相关的网站,把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按图索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②个别指导学生的操作 由于学生的操作计算机的水平的差异,教师还需要不停的巡视,随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技术不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障碍。 大量的信息往往让学生晕头转
6、向,方寸大乱。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照预定方案,判断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原来没有考虑但也能作为补充材料的,然后决定取舍。如学生无法判断,教师可用提问的形势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但千万不能代替学生解决。 找到材料后要及时保存,如果找得差不多了,可指导学生整理材料。整理时,要大刀阔斧得砍去冗余信息,尽可能保留精要的材料。 在学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组织成文。成文前,小组成员可进行文章的构思讨论,具体细节的撰写可分头进行。 一个阶段后,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WORD文档的形式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成员学习的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评价的标准应着眼于观点
7、的创新和思路的严密两方面上。 有条件的话,可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校园网上发布,并及时的将成果编订成册。 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效的巩固。当学生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取得成果时,学生就会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增强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产生团体归属的发展意识。所以绝对不能因节约时间而忽视这个环节。 以上是探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整个流程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师生的互动性、过程的灵活性和成果的外显性。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