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37295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白居易诗歌的政教法治思想及其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白居易诗歌的政教法治思想及其传播:本文试图从传播环境、传播内容入手,分析白居易诗歌的政教法治思想及其传播的复杂性,进而了解新乐府运动对唐代政教、法制的推动,管窥唐代诗歌传播状况。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政教法治文学传播 白居易的诗歌是大唐诗国大众化传播信息手段的典型代表。他的诗作留存数量居唐人之冠,“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白氏集后记》),以其浅切平易的诗风、淡泊闲雅的意蕴,屡屡为人称道;其诗近俗写实、惩恶劝善、补察时政,一时风行海内,“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吊白居易》),流传范围之广中唐时期无人可及。白居易坚持“惟歌生民
2、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的实用主义哲学,自觉地把诗歌当做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以期达到或劝谏讽喻或淳风化俗或抒情言志等传播目的,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白居易诗歌的传播环境和方式 唐代是一个无法超越的诗歌鼎盛时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上兼容并包、文化上各族融合,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使文学在唐代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唐代推广科举,以诗赋取士,这就为诗歌在唐代的创作、传播确定了合理性,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也对文学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文学传播在唐代经历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系统的过程,并总结
3、出一定的传播模式,集古代文学传播之大成。”在唐代,官府学校等官方场所、寺庙村落等公共场所、歌楼妓馆等娱乐场所、勾栏瓦市和书场戏院等演出场所、书坊书铺等营业场所、家庭亲友聚会等私人场所,无不言诗,唐诗显性的传播场所遍及各处。 唐诗经历了盛唐的大繁荣和安史之乱这样空前战祸的大破坏,在唐德宗至唐穆宗的四十余年再度兴盛,并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达到高潮。这个时期,诗人们在盛唐诗歌巅峰的水平上,在盛极难继的局面中,以他们的革新精神和创新勇气,着力另辟蹊径,探寻新技法,阐发各自不同的诗歌理念,韩孟诗派“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元白诗派“歌诗合为事而作”
4、,重写实尚通俗,创作出大量影响深远的各体歌诗,从而使得政治中兴未果的中唐呈现出诗歌中兴的蓬勃景象。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或在被贬谪之后,大多有漫游经历,他们“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遍干诸侯”,并以诗歌发布自己的感受,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永贞革新”失败后,白居易深感此事“愤愤令人悲”(《读汉书诗》),对顽固派迫害革新派的罪行极为不满,他用诗歌“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陵园妾》),控诉了顽固派对革新派的绞杀。随即白居易被贬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吟游成为白居易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中唐诗人间的交往唱和之风盛行,当时应进
5、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形成“侈于游宴”的“长安风俗”(《国史补》卷下),元和年间,又出现了以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来唱和的形式,而白居易就是这种形式的创始者。白居易、元稹之间的“通江唱和”,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现象。元和之后的长庆至开成年间,由于党争激烈、政局动荡,白居易退出政坛,闲居东都洛阳,与刘禹锡、裴度等人“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新唐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