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

ID:2102890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_第1页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_第2页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_第3页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_第4页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之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借助各种智能设备和移动社交平台,能够独立完成新闻的采写编评,“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公民新闻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丧失媒介控制特权的专业传媒机构开始面临“不转型就转业”的生存危机。文章基于部分实际案例,对公民新闻时代下专业传媒机构所受的冲击进行分析,并对其社会角色进行再定位,以期为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1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在20世纪90年代,由职业新闻工构成的传统媒体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他们占据着大众传媒的优质资源。从1998年起,一些商业X站开始以“门户X站”为

2、目标,设立自己的新闻频道或栏目。由于商业X站没有时事新闻的采访权,他们只能广泛搜集和加工整理传统媒体机构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以弥补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不足。经过10多年的发展,商业X站在信息的整合传播领域建立优势,与传统媒体平分秋色。随着近几年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可以借助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事件报道中去,自由灵活地进行意见表达,这对专业传媒机构的业务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公民记者”开始“抱团”组建专门的公民新闻X站,如我国台湾的PeoPo、韩国的OhmyNews及美国的iReport等。区别于一般的自媒体,“公民记者”有着更高

3、的新闻理想和评判标准,在参与新闻活动时会自觉向新闻专业主义靠拢;他们以平民化视角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在一些社会问题的意见表达上会更多地考虑公众的利益诉求,这使以“公民记者”为代表的民间话语体系成为撼动专业传媒机构主导地位的第三极力量。传统媒体的衰落、商业X站的转型、自媒体的崛起都表明公民新闻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专业传媒机构来说,传播者与受众间的界限已被打破,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正在被颠覆,挑战与机遇并存。2公民新闻对于专业传媒机构的冲击清华大学彭兰教授将当前中国X络媒体构成要素分为传统媒体、有新闻业务资质的商业X站、X民,其中传统媒体和商业X站共

4、同构成了专业传媒机构,它们所受的“冲击”正是伴随公众话语权的提升而出现。下面从3个维度对“冲击”进行具体阐述。1)新闻的广度。相对于专业传媒机构,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更加广泛,犹如触角般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个人的所见所闻、朋友圈的新鲜故事、亲友间的无意爆料都成为了新闻素材,媒体报道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目击者或亲历者的出现还能够弥补专业记者不在现场的缺憾,为新闻报道提供真实丰富的第一手信息。此外,媒介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传播活动呈现出低门槛、可接近的新特点,原本繁琐的新闻业务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2)新闻报道的深度

5、。由于个体精力和能力的限制,公民新闻往往被冠以“草根性”“碎片化”的帽子,但对于整体传播格局而言,公众提供的碎片信息恰恰是对专业传媒机构的平衡与补充。当专业媒体违背公正客观原则,出现大量失实报道时,公众会通过博客、论坛等多种渠道进行声讨,以强大的舆论压力来打破单级话语霸权对于解释权利的垄断,从而逐步深入挖掘出事实的真相。虽然公众提供的只是零散的“碎片”信息,但当它们与专业传媒机构所提供的报道组合在一起时,其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更加真实、立体和丰富,使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极大扩展。3)舆论引导的方向。伴随着移动社交平台的更新换代,人们对于社会

6、问题的讨论热情和卷入程度空前提高,专业传媒机构对于舆论的把控和引导也愈加困难。一方面,公众绕开了专业媒体机构的筛选加工机制,直接借助X络来传递信息、表达意见,使传统媒体对于信息资源的配置和控制特权流失,“把关人”地位随之弱化;另一方面,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公众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可以自由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对于新闻事件被赋予的“显著性”也表现出反权威的叛逆性。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的新形势下,有人说专业传媒机构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走向消亡。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但专业媒体机构确实面临着“不转型就转业”

7、的生存危机,因此有必要对其角色认知与身份定位进行再思考。3专业传媒机构的转型方向根据媒介属性的不同,我们将专业传媒机构划分为传统媒体和商业X站。由于两者在政治地位、发展历史、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传媒机构应该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社会角色重定位。传统媒体首先要摆脱“铁饭碗”思想,并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敏感度。近年来,央视知名主持人郎永淳、张泉灵、段暄相继离职,他们将离职原因归结于新技术冲击给传统媒体带来的生存压力。面对“互联X+”势不可挡的融合力量,传统媒体机构凭借政治特权对媒介资源形成的垄断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开始在“壁垒森严”的

8、体制高墙上生根发芽。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尝试“新媒体基因”的植入,例如《人民日报》开设“两微一端”实时推送新闻,在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