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08712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的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的临床价值徐帅(江苏省邳州市新集卫生院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木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根据梗死程度分为三组,轻度患者10例为A组,中度患者10例为B组,重度患者10例为C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均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B组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A组(P<0.05)。C组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A组和B组(PC0.0
2、5)。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且病情越严重,升高幅度越大,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性。【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40-02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是机体脑血液供应障碍诱发的脑部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机制,而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多研究显示[1-2],超敏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检验炎症的敏感性指标。此次研宄选取急性脑梗死
3、患者30例(轻度患者10例、中度患者10例、重度患者10例)与健康体检人员30例行超敏c反成蛋白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均符合2011年中平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3],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年龄为48〜75(66.7±4.8)岁,男18例,女12例。根据梗死程度分为三组,轻度患者10例为A组,年龄为48〜74
4、(66.5±4.3)岁,男6例,女4例。中度患者10例为B组,年龄为49〜75(66.8±4.5)岁,男7例,女3例。重度患者10例为C组,年龄为49〜74(66.6±4.1)岁,男5例,女5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年龄为45〜73(66.2±3.8>岁,男19例,女11例。各组人员间基础资料(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采取被检人员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加入到含EDTA的抗凝管
5、中,室温下静置30min,分离血清,试剂盒购自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x-±s)表示和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观察组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A为1.26±0.38mg/L,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8.35±1.67mg/L,经统计学分析,t=62.167,p=0.0
6、00。2.2观察组不同类型间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B组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A组,C组超敏c反应蛋ft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3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r=0.671,P=0.000o2.讨论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身体机能的减弱,老年人成为了急性脑梗死的高发人群[4-5],由于该病起病急II病情进展快,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要及吋给予其对症处理以改善预后。然而奋效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手段至关重要。奋研宄显示[6],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多种炎症因子会发生明显的波
7、动,其中包括超敏c-反应。超敏c反疲蛋白是机体血漿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而C反位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直接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超敏C反应蛋闩会沉积在动脉壁内,还可与脂蛋A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会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
8、窄,进而会诱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可将苏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奋效评价指标。B组超敏c反疲蛋白高于A组(P<0.05)。C组超敏c反疲蛋白高于A组和B组(P<0.05)。说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