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

ID:20946383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_第1页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_第2页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_第3页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_第4页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如果我们承认哲学是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那么西方哲学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精粹和实质。因此,学习西方哲学不失为了解西方精神和文化的最佳选择。不过,国内往往以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来讲授它,如同用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作为中国哲学的导论一样。西方哲学史课程是国内大学哲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和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选修课,它也是诸多高校招收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时常考的科目。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专业成绩,进而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也可以为将来从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这几年多次讲授西方哲学史专业必修课

2、和全校通识课,也参加了西方哲学史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因而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不揣浅薄,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1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问题笔者最初准备上课时,浏览了国内公开出版的教科书和X上的同名课程和相关课件,发现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遵循如下套路。首先,在授课内容上,几乎都是以历史和时间为主线,讲授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开始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为止的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在具体讲授时,又将它分成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这四个阶段,按序逐一讲解各个阶段的代表性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体系

3、和思想。授课内容极其丰富,点线面结合得非常好。不难看出,这种教育将哲学作为一门科学,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因而非常注重全面系统地讲授西方哲学的历史知识。其次,与这种重视知识的传授的理念相应,在授课形式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老师照本宣科,满堂灌,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洗耳恭听,认真抄录笔记。再次,在讲授方法上,教师有板有眼地罗列知识点,然后分别给出解释和阐述,接着举出生活和科学中的例子进行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简要列举其理论影响和贡献,正反面各说几点,俨然摆出将哲学家的观点吃透了,掌握了其精髓,去其糟粕的架势。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基本上以闭卷为主,以

4、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客观性题型为主,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和记住了基本知识点。这种以哲学史的知识传授为目的和导向的哲学教育有其长处。它坚持了哲学的历史性,防止将哲学视作是完全脱离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的纯粹的概念游戏和思辨,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于西方哲学的概览,把握西方哲学的代表性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阶段,视野比较开阔。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的课时量有限,并且不断被压缩,最多也只有90个课时,通常只有54课时。如果是选修课,则只有36个课时。如果考虑到课时经常被各种假日冲掉,真正的授课时间就更少了。用

5、如此少的课时将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历史跑一遍,可想而知,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优秀的学生可能拥有非常系统和全面的历史知识,记住了无数哲学家的名字和稀奇古怪的概念和命题,以及对于他们的思想是唯心论、唯物论、理性主义或非理性主义之类的一些标签式的评语。不过,当你请他说说哲学的本质,谈谈对于一些哲学问题的看法时,他却掉书袋一样地给你举出一堆哲学家的观点,却无法对于任何一个哲学问题的实质以及各种解决方案及其利害得失给出清晰的陈述,展现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洞察力。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导他们深入哲学的堂奥。第二、这种模式

6、严重误解了哲学的性质。哲学是否是一门像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一样提供普遍有效的知识的科学?老师在开始讲授西方哲学史这门课时往往津津乐道于“哲学”一词的,会说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用理性去追求智慧,会强调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而有关终极实在和人生的意义之类的智慧是无法最终获得的,只能永远处在追寻的途中。但是他们在后面的授课中却自相矛盾,将哲学作为一门能够提供有关宇宙和人生的知识的科学来教授,讲授不同哲学家为人类贡献的各种“知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如果西方哲学史课程要传授知识,那就应该选取那些提供了真

7、正知识的哲学家,而不应该讲授另外一些哲学家的错误观点。但是问题是,历史上的哲学家关注不同的问题,甚至围绕同一问题,他们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主张根本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分。事实上,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没有最终答案的。哲学家提出的只是一些想法和意见,而不是知识。第三、这种模式重视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观点进行述评,往往出于课时少、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比较困难等方面的考虑而压缩,甚至完全忽略作为观点出处的经典文本的导读和讲解。大多数学生都是从老师的讲授和教科书中获得有关哲学家的思想的认识。虽然这确实有利于他们快捷地获得概览,不过这毕竟是二手的东西,经

8、过了多次转述和解释,已经将哲学家的原意简化和通俗化,并且因为教师和研究者在讲解和阐述时往往夹杂着个人的倾向和好恶,更有甚至,因为他们本身的错误解读而出现错漏,所以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