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ID:2092983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_第4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依据教材中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知识因素,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精选知识点,巧设情景  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一般是通过

2、由教具的直观演示对圆形面积的割补转化,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利用割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初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假设,一步一步地展开推理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设计四个思考题:  1.能否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整理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上述

3、四个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创造性地获取新知。  二、深挖教材,巧用例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多元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过程可归纳为:  (1)创设情境:教师对现行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出那些有利于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知识点,并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密切交往的教学氛围  (2)建立假设:精心设计教案,适时引出假设,

4、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分析、酝酿、综合:分析材料,酝酿思路,提出新的想法。  (4)验证、求得新知:采用其它方法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例如,学生在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利用原例题,变原有条件为“把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从上到下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接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表面积增加7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此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圆柱变形后,新形体和原形体等积;新形体的长恰好是圆柱底面周长的1/2,新增表面积7平方厘米正好是圆柱体变形后所

5、得长方体左右面面积之和。如此分析探究之后,学生很快会得出这个长方体(即变形前圆柱体)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长方体的长”。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向很明确,且面对足够的思维空间,具有进行迁移思维的良好氛围,适合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思考。因为长方体左(右)面积=圆柱的底面半径(r)×圆柱的高(h)=hr;长方体的长=1/2圆周长=πr。所以,圆柱体变形后得到的新的长方体的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1/2圆周长”,即hr·πr,整理后得V=πr2·h。通过上述思维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敏捷性,创造性

6、地应用已有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触类旁通,精心归纳  教师应掌握归纳问题的策略,在众多问题中,如能筛选提炼出适合学生研究的、有助于学生自己探究、思考的问题,将对学生的自学产生关键作用。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解能力处于不同的层次,知识的获得并非一次到位,可根据教学内容再组织一次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适度。例如,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本习题后,教师出示习题一: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将周长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数值

7、,误认为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值。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按5∶4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习题二: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2,它们的棱长和是44厘米,请你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由于学生的思维点已被激活,他们将会进行较为缜密的思考、推理,最终寻得正确的解题方案。这一学习过程,无疑是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创造性思维的有益尝试。  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采用

8、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假设演绎等学习手段,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出较为完善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