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

ID:2091813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_第1页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_第2页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_第3页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_第4页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1006-0278(2015)11-167-02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新课改已在我国推行十余年,虽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些学校在新课改中取得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城乡二元分化、地区和个人贫富差距大问题,农村中学在推行新课改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纵观整个农村地区,新课改仍然步履维艰。  一、农村中学推进新课改的困难原因  (一)农村经济不发达,教育经费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但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无法为新课改进行必要的经济支

2、持。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农村中学教学设施不完善,优秀教师、优质生源流失等诸多问题,如此农村教育的不良“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极有可能完全边缘化。据研究者在国家级试验区的调查结果显示:78.3%的教师认为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93%的教师认为使用新教材的难点在于缺乏课程资源。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如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等。笔者对衡阳市周边农村中学调查也发现,多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即使有也数量有限,基本不对学生开放。校图书馆的书籍也是东拼西凑组建起来的,没有专门的管理;教具和音体美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农村中学硬件设施的匮乏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一块绊脚石。

3、农村有限的经济也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教师们还常常要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于是,一些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或主动离职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或在其他待遇较好的学校抛出橄榄枝时调任他校,留下来的老师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由于现实条件不足也没有热情和动力来进行新课改了。  (二)农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新课改教育理念理解不够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起引导、组织作用。在新课改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有调查显示:农村高中学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12.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32.3%,农村初中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34%,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占52.6%,还有25

4、.7%的农村教师仅具有中专学历。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师的低水平、低学历,导致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仅如此,教师结构鱼龙混杂,有公办,有代课,教师年龄结构也普遍老化,这使得农村教师难以把握和接受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思维。  新课改,强调的就是一个“改”字。反对只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以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合作

5、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个性,允许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持不同的见解等等以促进学生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农村仍然根深蒂固,特别是年纪大的老师,思想和教学方式难以转变,往往是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以填鸭子的方式来灌输知识,忽略学生的感受和课堂反应,一味的追求“繁、难、偏”而不注重与现代生活、科技相联系。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无论地区,教师们都是一切以高分为本而忽视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中也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从事着应试教育的活动。  (三)农村中学生源流失,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农村优秀生源的严重流失。随着外出务工大军的

6、发展,在外工作的父母把孩子接到身边在城市就读,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家庭也纷纷把孩子送往城镇学校学习。并且由于各学校对升学率的竞争,农村一些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也被经费充裕、教育设施完备的民办学校买断。长期如此农村中学生源必定整体偏差,并有越来越差的趋势。其次,留守学生未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据调查,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属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或跟家中老人居住,缺乏父母关爱,更谈不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大多缺乏自信,心理脆弱,因而在新课改中很难积极勇敢的参与其中,不敢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老师进行互动。再次,农村学生的眼界不够开阔。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水平有所提高,

7、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但农村生活与现代化的社会还是存在不少差距。许多农村学生连省城都未去过,更别提一些现代化设施的操作等等。这也导致在新课改中一些综合实践课无法正常完成,只是走过场由老师讲讲完事,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材侧重城镇地区,偏离农村实际  课程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媒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