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的主题

ID:2091655

大小:7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红楼梦》的主题_第1页
《红楼梦》的主题_第2页
《红楼梦》的主题_第3页
《红楼梦》的主题_第4页
《红楼梦》的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楼梦》的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楼梦》的主题——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序)(隋邦森隋海鹰—源于《红楼人物之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红楼梦》主题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胡适认为《红楼梦》反映了封建大家族“坐吃山空”并必然灭亡,新考证派认为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破灭而反封建礼教与孔孟之道,蔡元培认为是反满排满光复汉族正统,新索隐派认为是“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笔者认为《红楼梦》主题是满蒙汉各族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

2、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黄山飞来石——红楼梦大荒顽石在汉族文人心目中的形象。)大荒顽石隐射元顺帝后裔与满清开国者孝庄文皇后,而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属于所谓胡族、夷族、蛮族的范畴,为何要在开篇伊始就与汉族女神女娲氏联系在一起?而且说元清玉玺(大荒顽石——通灵宝玉)是汉族女神所炼的呢?这是《红楼梦》作者的无奈,也是《红楼梦》作品的伟大之所在。我们说《红楼梦》作者的无奈,是指元清玉玺(大荒顽石与通灵宝玉)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国玉玺,它源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中国第一帝秦始皇获得了赵国的“和氏璧”,制成了一统天下的玉

3、玺,铭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灵宝玉”(清朝玉玺)的铭文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铭文”(后金金玺)为“不弃不离,芳龄永继”。8 (秦始皇获得了赵国的“和氏璧”,制成了一统天下的玉玺,铭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高祖刘邦使用的“汉玉”(贾母死前正式交给了贾宝玉),孙坚与袁术获得过的汉玺,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清使用的国家神器,与和氏璧一脉相承。忽必烈统一中国,这块国宝从临安(杭州)南宋皇帝手里,传到元朝皇帝的大都(北京)皇宫里。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但始终没有得到过这个国宝。因为元顺帝北逃将它丢失在察哈尔蒙古的大青山(“大荒山青埂峰”)下了。崇祯八年、天聪九年八月多

4、尔衮从察哈尔蒙古获得汉玉,对当时的中国人包括《红楼梦》作者的震动极大。明朝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席卷西北半壁,民谣云:“朱家麦,李家磨,做成一个大馍馍,送给对巷赵大哥。”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人心向背——朱明王朝气数已尽,李闯王不成气候,中原这个大馍馍,必须交给长城对面的“赵大哥”。所谓“赵大哥”,就是《红楼梦》里的“赵国基”(赵国立国者、北宋赵匡胤、满清多尔衮)与“秦业”、“秦钟”、“秦可卿”——清太宗皇太极也。(承德棒槌峰——崇祯八年、天聪九年八月多尔衮从察哈尔蒙古获得汉玉,对当时的中国人包括《红楼梦》作者的震动极大。)宝玉指传国玉玺;金锁指后金金玺。索隐派前辈早有论及:(1)蔡

5、元培《石头记索隐》云:“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2)孙渠甫《石头记微言》云:“正面‘通灵宝玉’四字即是‘皇帝之宝’四字,反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即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3)王梦阮《红楼梦索隐》云:“通灵玉及金锁赞文,均与传国玺文相似,亦隐指身份处。”又云:“必令贾兰并中者,明其缵承8大宝也。”(4)潘夏注解传国玉玺时,引用《三国志·孙坚传》云:“我们试一比较,‘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裴注引)不是‘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红楼梦语)的简写吗?”(引自《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5)钱静芳《红楼梦考》云:“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故作者明言

6、顽石也。”(6)高阳、赵同、邱世亮等新红学派,也认为“通灵宝玉”是国家玉玺。(7)王伯沆认为:“本书甚恶‘金’字。‘金’字不祥。是‘金’便不祥,莫草草。” 以上表明,蔡元培、孙渠甫、王梦阮、潘夏、钱静芳、高阳、赵同、邱世亮、王伯沆等前辈,都认为宝玉指传国玉玺,金锁指后金金玺,“金”字隐射不祥的后金。颜也之先生《红楼梦烛隐》第三节标题《通灵宝玉何所物,满清短命玉玺也;宝钗金锁何所物,后金传国金玺也》,直接取自王梦阮“通灵玉及金锁赞文,均与传国玺文相似”的论点。红楼梦索隐派前仆后继,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指代清朝玉玺。) 我们说《

7、红楼梦》作品的伟大,是指《红楼梦》记载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部分,即明亡清兴部分。作者认为满清传国玉玺不是假的,是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真材料。而满清的皇帝是假的满族人(贾宝玉),是真的汉族人(文庙真人)。“太虚幻境”不是假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大观园”,将来会光复为“真如福地”。明朝的皇帝(甄宝玉)因为骄奢淫逸、贪恋女色而必然亡国,但会浪子回头,东山再起,知过必改,精神可嘉(甄应嘉)。而将来灭亡的清朝也会有光明的出路:“福善祸淫,古今定理。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