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92906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7
《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后现代课程观与接受美学理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和上海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后现代课程观与接受美学理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和上海开辟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后现代课程观与接受美学理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和上海叶丽新 2000年第18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刊登了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教学论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一文。该文指出了有关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遗憾:“从讨论的旨趣看,就语文谈语文,或者就语文教学谈语文教学者居多”;同时也指出了语文研究自身的局限性:“……语
2、文教学研究,主要还是教学法研究,甚至是语文研究,这即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语文教材教法研究。”由此,该文呼吁“语文教学改造必须选择反思之路,有必要站到语文之外、之上来反思……”这所谓的“之外”、“之上”即是指语文教学的邻近学科、上位学科,其中,作者选取教学论作为切入点剖析了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非常赞同杨文的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要寻求有关“语文”的学科——文学、语言学、文章学等学科与有关“教学”的学科——课程论、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整和。在这种整和中,我们可
3、以获得将在实践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合力”,也可以由此而使语文教学直接的理论背景“语文教学论”的学术性得到提高,研究视野得到拓宽。 当然,有关“语文”的学科是异常丰富的,有关“教学”的学科也正在蓬勃发展。因此,有关“语文”的学科和有关“教学”的学科间的整和应该是随机的——不限学科门类、不限学科层级,动态的——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有新的整和。这儿将要说的是已日益受到语文界瞩目的“接受美学理论”和给课程、教学理论带来颇大震动的“后现代课程观”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层次上的整和,或者说是一种互相支撑。 针对语文阅读教
4、学中对作品的分析过于极端化、机械化、权威化,从而丧失文学性、人文性的现象,人们开始寻求各种理论武器来否定这种阅读教学氛围,并试图开辟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价值取向。期间,很多人沿着有关文学阅读的理论深入下去,找到了“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首先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但当我们试图把这种理念迁移到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中去的时候,我们又无法回避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于个体阅读活动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学生个体的阅读活动中介入了
5、其他阅读者——教师及学生同伴。其中教师又是学生阅读活动最大的影响者。教师的介入程度及介入方式几乎就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而教师若由此而退居二线纯粹旁观学生的阅读活动,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负责任。教师的尴尬显而易见。反思教师角色,这是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之一。 接受美学理论更为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把艺术经验提到核心位置,认为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文学交往活动成为作品的意义理解的前提。在这种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读者参与创作的水平是由其“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决定的。另外,接受美学也特别关注艺术经验、
6、审美经验的历史性。这样一来,接受美学给我们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启示意义是: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展开与文本的交流活动?教师在促进这种交流活动方面将有何作为?可能的回答是:教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及艺术经验,由此而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再创作作品的兴趣,并使学生与作品间的交互作用能得以深入,最终学生将在这种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 那么,教师应如何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呢?显然这已不是接受美学理论所要讨论的话题,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和在有关“教学”
7、的各种理论中寻求支撑。 后现代主义主要倡导的是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应用于课程领域,则其理念的包容性和超越性最终具体化为后现代课程的四大标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简称“四R”。“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①。“回归性”主要强调的是由对话引起的与环境、与他人及与文化间的反思性相互作用,以此来转变教师、学生的已有经验。“关联性”包括“教育联系”和“文化联系”,前者是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课程将在“反思性相互作用”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丰富;后者
8、是“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观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②。无疑,具有教育联系、文化联系的课程是创造性的和“有意义”的。“严密性”是指“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自觉地寻找我们和他人所持的这些假设,以及这些假设之间的协调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意义和转变性的对话”③。 由于对“对话”、“过程”、“转变”、“反思”等理念的格外关注,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具有了鲜明的开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