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

ID:20873383

大小:53.6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7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_第1页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_第2页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_第3页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_第4页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摘要:随着中国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国崛起”就成为当代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中最重要的热点议题之一。这个议题不仅对当代国际秩序有重大的影响,如:“中国威胁论”的出现,并且对中国国内政治提出新的挑战。在中国国内方面,经济层面上的飞跃使得许多固有的观念都面临着转型,而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一直在意识形态上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日渐式微。在这种转型过程中,中国呈现出一种新的变化,即: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变,创造出具有所谓“中国特色”的文化模式。当代中国新儒学的再复兴似乎为这个观点提供有力的左证。因而,本篇文章意图将此观点

2、加以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传统;诠释;儒学;当代中国1研究目的本篇文章的研宄目的在于探讨当代中国儒学再复兴的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对中国当代政治的影响。由于在当今的研宄当中,特别是从西方的研究角度来看,学者们对新儒学的解释似乎更倾向于将其量化。例如,将代表当代儒学的孔子学院以数字与分布图的量化形式呈现出来,并企图以此来解读孔子学院包含着多少中国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输出。而甚少将其以诠释的研究途径体现出来。因此,本篇文章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试图将新儒学以方法论的角度,即以诠释主义的角度解释,提供一个更深层的解读。以诠释主义的研宄途径,本篇文章企图展现再兴的儒学是如何在当代中国重新拴释,

3、中国政府如何借鉴镶嵌于传统中的思想,以达到将儒学转化成一种新的合法性来源的目2文献探讨由于本篇文章企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解读儒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量化的研宄方法可能无法做出深层次的解读,即便孔子学院是当代儒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因此,本节会先对以量化方法为主的实证主义,及其相对的诠释主义研宄途径进行简要的文献的回顾、探讨与比较。2.1关于实证主义研究途径实证主义者立基于基础论的本体论,认为世界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知识之外的;他们希望通过理论来建立可以直接观察与检证的假设,对社会现象找出一套规律的关系;因此实证主义者希望能够保持价值中立地将经验型问题与规范性问题区

4、分开来(Hempel,1966,1967;Halfpenny,1982)。概括而论,实证主义是依循基础论的本体论,致力于建立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发展处具解释能力、甚至是预测能力的理论模型。从这个角度而言,实证主义途径能够对能够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用量化的方式,得出准确的结果,并且建立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正是这种确定的结论,事实上并不是完全的可能的。如孔恩(Kuhn,1970)提出任何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科学研宄都会受到某些特定的“典范”所影响。这种典范会影响研宄人员的观察,从而影响研宄的结果与结论。同样的,实证主义将社会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来研究,具有偏颇之嫌。社会现象不完全

5、如自然现象一般,独立于人类的知识之外,而是会随着人类的反思而改变的。结合本篇文章举例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虽然是为一方大家,但其重要性和地位并未如汉代以后的那么显著。儒学经由孔子创始,孟子、荀子的发扬,到汉代的独尊地位的这个过程是反映着统治者们反思的改变。这个反思的部分,恰恰是实证主义研宄途径无法观察和解释的。2.2诠释学与当代儒学尽管诠释主义途径在解释个人信念与行为相关性的时候,没能像实证主义一般总结出“因果关系”甚至建立预测的模型,但是我们仍可以藉由指出这些信念与行动状态之间的关联,来解释社会行为。这点对于解释中国当代儒学的再兴尤为重要。事实上,诠释性研究途径自身亦在不断地

6、变化,将焦点由个人及心理转而探讨符号体系及其在社会中如何运作的问题,出现了民族学、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诠释性研宄途径的自身转变为其结合其他学说,衍生新的拴释性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而本文则认为,这种可能亦可以应用到中国当代儒学的解释中。西方的诠释学起源于圣经研究中,其功能主要是关于如何解释经文以及行为的理论(Bauman,1978;Gadamer,1979)。中国古代的经典经文并不逊色于西方,而儒学则是其中的代表。这就意味着,若要将诠释主义途径应用于当代中国,第一步则是回归历史与传统的文本。欧克夏(1962,1975)在其著作中的论述有力的支持了这个观点;他认为诠释学与历史

7、学皆同重视意义,诠释学者探索的理解的本质,并认为他们镶嵌于传统之中。因此欧克夏坚持政治的知识只能从历史中获得,主张我们要回归传统,以古典的智慧来解释政治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此处所述的回归传统文本,需要与昆廷?斯金纳的观点区分开来。在斯金纳(2002a;2002b)主张对作者所处的历史情境的还原,最大限度地将历史的研宄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准确把握传统著作中作者的意图;因而斯金纳应是属于“静态”情境的研宄方法。但是,拴释学与传统的结合,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理解传统的思想,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