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ID:2086643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_第1页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_第2页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品德与社会》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当代小学生责任意识淡化,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过重的压力以及自身的惰性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那么,在具体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品质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2、  一、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德育。  社会是大舞台,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年儿童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何在教学中既“真实反映社会”又能做到积极引导儿童生活呢?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简单说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带领学生从学校到

3、社区再到大社会(祖国和世界),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开展“垃圾带来的烦恼”主题活动,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到周边去调查、参观、访问,然后交流汇报等弄清“垃圾从哪里来”“垃圾的危害”以及了解“垃圾的处理”,激发学生憎恨垃圾、为消除垃圾而投身环保的情绪体验,同时陪养学生能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去处理身边垃圾的自觉行为。  二、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生活性强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只有渗透了德育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

4、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学习《贴春联》一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息,通过对家乡民间文化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年龄相对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向他们渗透德育教育易于接受。教师把德育内容蕴涵于知识内容之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从而体现其内容的科学化。  三、在活动中感受德育。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的活动主题,体现了教科书的生活化和综合性。本套教科书着重于

5、学生生活的实践,小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大到体验地球村多元情怀的培养,都包含在教科书之中。如“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主题设计了在家里坚持做一件家务的体验活动。做一件家务并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做一件家务。自己坚持做一件家务都难,而父母每天所要坚持做的决不只是一件家务,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父母家务劳动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对父母辛劳的理解以及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又如“在生活中消费”主题中设计了通过卖报、卖酒瓶去获取两元钱收入的体验活动;在“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主题设计了当一天班主任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挣钱的不易,做班主任的不易,从而养成不乱花钱,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等良好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