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中西翻译简史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

ID:20866380

大小:33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7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_第1页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_第2页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_第3页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_第4页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unit 1中西翻译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Unit1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1.什么是翻译?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的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萧立明,2001)外国翻译理论家所下的定义:(Agoodtranslationisonew

2、hichthemeritoftheoriginalworkissocompletelytransfusedintoanotherlanguageastobeasdistinctlyapprehendedandasstronglyfeltbyanativeofthecountrytowhichthatlanguagebelongsasitisbythosewhospeakthelanguageoftheoriginal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

3、790)翻译学习的四个方向1.翻译史2.翻译理论3.翻译作品评论4.翻译技巧与实践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总序言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则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来划分的,即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清乾隆初年魏象乾《番清说》为止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

4、阶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翻译简史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公元148-316年)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安世高《明度五十校经纪》,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第二阶段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公元317-617年)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

5、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真谛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第三阶段在唐朝(公元618-906年)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明清科技翻译徐光启与利玛窦、李之藻、傅兰雅。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

6、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甲午战争后最著名的翻译家当首推严复,其次便是梁启超。严复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翻译简史晚清时期中国译者对国外文学名著的翻译也情有独钟,所出版的译作主要有《伊索寓言》、《天方夜谭》、《鲁宾逊漂流记》、《茶花女遗事》、《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妮娜》等

7、等。这一时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探索文学翻译理论的翻译家主要有林纾、周桂笙、徐念慈、伍光建、苏曼殊和王国维等。“五四”运动前后如鲁迅、(赵景深)、胡适、林语堂、闻一多、傅斯年、茅盾、郭沫若、瞿秋白、陈西滢、朱生豪、朱光潜等。这个时期翻译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Unit2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后1.董秋斯发表了《论翻译理论建设》一文后,中国译论开始了有目的的建立体系,开始了“转型”。期间傅雷提出“传神”、钱钟书提出“化境”。2.80年代后半期,谭载喜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