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6446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4
《对联格律的简易记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联格律的简易记忆方法:@$E2M2W4h'}.S0B.U 一、对句练习,先遵循“135不论,246分明”。6g a0~0s6X/E2? 二、判别平仄照例依照“平、上、去、入”四声,不过现在很难区分。先按照普通话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来分辨,“一声,二声”作为平;“三声,四声”作为仄。入声字为短音节,另外考虑。5c ~5{.k,O#`&Z7l4K*T7P 三、句子平仄两字一变化,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135不论,246分明”就是说单数字平仄随意,双数字平仄严格。.k#W/m4h7Q'a&m%k2p
2、四、这里有两个特例:!Q5?&h!e2a&v1i6z A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第一个字不能变,“仄平仄仄平”这样叫孤平,大忌。如果一定要变化,就改成这样:仄平平仄平,叫孤平拗救。%]*M;S"O9i7{3j I)y4^$R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子第三字不能变,变了也是孤平。如果一定要变就改成这样:仄仄仄平平仄平,也是孤平拗救。&L+V3E/t%J'J"P2^"p1J7
3、 B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不符合“246分明”的原则,这个也是特例,算合律了。+X4W6N,{5m;o1x,w 五
4、、对联上句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如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句一定是平收,如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其实五言就是七言去掉前面两个字)%l(
5、$d&p0l 六、对句一般是“135不论,246分明”就是上句和下句的双数字一定要平仄相反。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也是这样的,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_&}-h/O)5y(].h+N({ 七、特殊句型
6、:仄仄平平仄平仄,作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一样对。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7、/e,y'd;P8j.K 以上归纳对联的基本方法,照这个方法记忆基本上就可以了。初学平仄难分辨可以用查询工具,熟练就不用查询了。6*N:M*m:a4H+e《游北京碧云寺记》 映雪斋主 2011年3月* 京师香山之东麓,有古寺依山而建,以临于香山公园,曰“碧云寺”。寺内,有水泉院、金刚宝座塔、行宫、罗汉堂、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等建筑。西历二零一一年三月,岁在辛卯,初春之际,与友会于碧云寺,赏春乐也。 是时也,山水清幽
8、,林木葱郁,松柏参天,浓荫蔽日,又有宝殿宏伟,亭台华美,殿堂层起,肃穆庄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吾辈二三子过石桥,入山门,见二石狮蹲坐于须弥座上,躯长目圆,威武如生。山门迎面乃哼哈二将殿也,泥质彩塑二像,分立殿两侧,形逼色鲜,体刚态劲。过哼哈二将殿,有钟楼、鼓楼分列两侧,进一院落,其正殿为弥勒佛殿,殿前月台,上矗八棱经幢二座,遍刻经咒。往前,即大雄宝殿者也,正中供释迦牟尼坐像,左迦叶尊者与文殊菩萨,右阿难尊者与普贤菩萨。山墙壁塑十八罗汉及唐僧诸人,姿异形活、云山缥缈,形绕立塑,堪为珍品。观音菩萨及善财、龙王、龙女、韦陀等
9、像塑于殿后,与前殿浑然一体。南跨院之罗汉堂据悉乃仿杭州净慈寺而建,堂内有木质漆金罗汉五百尊,按序排列,像高与常人同,有闭目静坐,有低头微笑,有袒胸露腹,有老态龙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罗汉堂北原为“普明妙觉殿”,曩时曾停孙中山之灵于此,后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今矗孙公之汉白玉雕像于内,金刚宝座塔下,遂成孙中山衣冠冢。公元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夫孙中山先生者,中华民国之缔造者也,因病于北平行辕逝世,享年五九。其国事遗嘱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
10、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文。” 其家事遗嘱如下: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人。一八九四年春上书李鸿章,呈改革主张,遭拒。同年赴
11、檀香山组建“兴中会”,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次年回国施武装起义。办《民报》,示三民主义,虽多起义,屡败屡战,直至清亡,立中华民国。后重释三民主义,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策。一九二四年北上议国事,于一九二五年逝于北京。 呜呼,虽事迁百载,然睹物怀迹,感慨系之矣。当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