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

ID:2085821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_第1页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_第2页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_第3页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代精神信仰的确立与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  一、汉武帝时儒家思想的确立  西汉初期,统治政权不仅面临的是国家因战争而百废待兴、经济严重低落的局面,而且面临着国家思想理论体系复杂多样,无可适从。公元前134元,汉武帝策贤良文学之士,提出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希望这些文学之士们对天人关系,灾异性命及历史问题做出回答,其中儒家思想代表,著名的公羊博士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法家思想,上对策三篇,史称天人对策,并以《春秋繁露》为主,建立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向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被汉武帝所采纳。  董仲舒的对策和思想理论之所以被采纳,其原因主要一是董仲舒

2、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简单地把儒家之外的各家悉尽排除,而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名家及汉初黄老思想,形成综合与杨弃的一大思想理论体系,是一套比其他各家都完整实用的理论体系。二是这套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为统治者建立封建集权统治,构建社会秩序,正确处理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广大民众的思想统一,精神信仰的确立提供了可以信赖、可以操作的知识层面。关于君王之权,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为统治者提供了君权神授的依据,确立了统治者权力的合法性,对于天人

3、关系,他说: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为之异,小者为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这是说天人感应先以灾异谴告的形式出现,是天对君王的爱护关心;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万物皆阴阳所生,与五行相相配,人们的行为要顺阴阳,随五行,符合这一规律,就万事和气固旋,轻夕不夕。对于社会秩序,他以礼乐等级的观点,建立起君臣父子的关系,也就是三纲五常的社会理论关系,这些关系的建立依然是依阴阳五行为依据,是天意。对于社会治理,也提出刑德并用,以德为主,以仁义教化为根本,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未也。对于广大老百姓

4、,他构筑了以天为最高最可敬畏的神,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做人之原则,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作为处理家庭社会关系的准绳,以孝悌作为生存立世的根本,使广大民众的精神有了信仰,生活有了依据,处世有了遵循。可见,董仲舒的这一套儒家思想理论,为统治者提供了建立统治秩序的依据,为广大民众提供了精神信仰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公约,同时也巧妙地解决天地人神,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等等,因而受到了以汉武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认同并被采纳,使儒家思想第一次成为国家统治的思想理论。  二、儒家思想国家意识形态化和人们精神信仰的确立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都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的需求提出的应对措施,所以是实

5、用性较强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当时国家思想混乱的局面,他提出:《春秋》大统一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一方面体现出当时社会思想的混乱状态,人们的信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要想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必须先统一国家的思想,达到全社会的思想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提出了建立各级学校,发展国家教育,对民众百姓实行教化的社会教育思想。汉武帝之后,各代帝王在继

6、续推行儒家思想社会教育的同时,也重视对这一套理论的完善发展,并把这一思想工具的理论逐步变为统治的实践工具。儒家思想的普及传播,使儒家谶纬符命思想和方士的神仙方术思想,以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在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时,把谶纬和方士仙术奉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依托,并把它们和儒家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思想一起转化成了人们的主体精神信仰,这种信仰指导并服务着人们的言行,制约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逐渐形成为一种稳固的民风民俗,包括埋葬习俗。  三、画像石墓的产生兴盛及其思想内涵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画像石墓产生于西汉中期以后,也就是西汉武帝以后。汉代画像

7、石墓真正发展到普及完善成熟时期是到了东汉的早中期。这时的画像石墓明显宅第化,多由墓道、墓门、前室(前堂)、主室、侧室组成,有的有后室组成回廊式结构、有的侧室、前室、甬道两边加耳室(藏阁),完全一副地面生活环境。墓葬内陪葬大量的陪葬品,包括生产生活用具鼎、罐仓灶、磨、井、壶、灯、镜、钱、楼阁、厕所、猪圈,车、马等用具,鸡鸭猪狗等养殖动物,武士或武将之墓还有剑、矛、戈等兵器,墓中刻绘大量画像,内容丰富,功能齐全,体系完整。守家护院、生产劳动、手工制做、侍主娱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