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孟子》二章

21 《孟子》二章

ID:20857997

大小:1.64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0-16

21 《孟子》二章_第1页
21 《孟子》二章_第2页
21 《孟子》二章_第3页
21 《孟子》二章_第4页
21 《孟子》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21 《孟子》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孟子译注》。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

2、,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写作背景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公孙衍()丈夫之冠()妾妇之道()不能淫()贫贱()yǎn字词注音ɡuànqièyínjiàn往之女家()戒之曰()通“汝”,你通假字通“诫”,告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字词释义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富贵不能淫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3、。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居住。住

4、所。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得,实现。得志:得,实现。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

5、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威武:威胁暴力。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形容意志坚定。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古今异义安居而天下熄()与民由之()古义:安静,平静;今义:定居。古义:太平;今义:熄灭古义:遵循;今义

6、:介词,从文言小结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一词多义之丈夫之冠也()往送之门()妾妇之道也()与民由之()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正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戒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动词,告诫形容词,谨慎文言句式判断句: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合作探究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

7、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论点:此之谓大丈夫(不淫,不移,不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论据:学礼、居·立·行类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到“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课文小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畎亩()傅说()曾益()胶鬲()法家拂士()quǎn字词注音yuèzēnɡɡébì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