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

ID:2083141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_第1页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_第2页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_第3页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_第4页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京剧走进我们的课堂  实验小学刘志新文章摘要: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是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引入京剧,并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儿行千里母担

2、忧》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教学内容。对于京剧进课堂,有人称赞,有人反对。但我想,不管称赞也好,反对也好,京剧作为一种综合了“唱、念、做、打”的多元艺术,之所以被视为国剧,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也实在是因为它的博大精深,虽然京剧进课堂只是浅尝辄止,但也可视其所下功夫多寡而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有的是唱腔的收获,喜欢了可以时时自娱自乐地哼上几段;有的是身段的,有兴趣了可以做几遍用来健身;有的是叙事的,记住了可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添上一些佐料;有的是历史的,经过考证或许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论点以及论据——上世纪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年轻时到北京求学,课余就跑到戏园子里看戏,看来看去,他一没成为票友,二没

3、去当剧作家,他却从各剧目的演出中,看出了戏曲是百姓对历史的认识,甚至由此提出历史学者的记录,就像戏曲中人物的变化,有一个“层累堆砌”的规律云云。所以,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把素质教育理解得比较狭隘,认为就是给孩子们增加一些音、美、舞的内容,带着他们跳个舞、唱首歌、画幅画就是素质教育了。(当然,它们属于素质教育,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美育。)于是,孩子小小年纪便被剥夺了自由发展和自由玩耍的权利,钢琴、练功、素描成了孩子每天的必修课。

4、各种艺术门类也需要有天赋有训练的高端人才,如郎朗、李云迪、陈丹青、杨丽萍。但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些孩子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和这些孩子聊天,发现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还珠格格”、超女、快男。艺术是人类另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它能帮助人类发现并获得一个美的世界,从而升华人类的精神,这是组成人类的每一个人,都应具备且应拥有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审美平台,去发展他们审美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完成某种艺术技巧的机械、单调训练,败坏他们的兴致,驱赶他们就此远离艺术。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是

5、它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是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前不久,笔者就尝试上了一节带有京腔京韵的公开课。通过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让学生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并通过展示脸谱、欣赏京剧表演片段及自制京剧脸谱和道具进行模仿表演。当学生看到形态各异的脸谱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形象。既好奇,又由衷地赞叹京剧前辈们为弘扬京剧做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从一个侧面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在教学

6、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识谱方面: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以谱为演唱标准先教识谱,照谱教唱(奏),京剧则是以曲牌为主发展唱腔,几百年来主要是*言传身教,大都不作记谱也不以谱为演唱标准,同一唱段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则相差很大,甚至演员可以即席发挥也并无严格的对、错之分。“样板戏”为了推广虽然有了比较严格的记谱,但在实际演唱中也还有一些演员自行发挥的余地(听不同版本不同剧团的录音就可以感觉到),这就让一些音乐教师难以判断在教学中是应以曲谱为标准还是以音像教材为标准。京剧曲谱的行腔用了大量的特殊符号和装饰音来表示,这些特殊符号和装饰音不仅学生难看懂,连同样也是初学者的教师也不容易掌握得

7、好,这就难免把京剧唱得不伦不类。其次在音准方面: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音准概念是以十二平均率为标准的,调式多以西洋大、小调为基础,教师通常用乐谱和键盘乐器来校正学生的演唱音准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京剧则不同,京剧曲调的音准概念近似纯率,尤其它的4和7两个音和十二平均率差别很大,它的4介于十二平均率中4和升4之间(即高于十二平均率的4低于升4)、7介于十二平均率中7和降7之间,到了”样板戏”时期由于一些剧目为和西洋乐器尤其是键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