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

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

ID:20823178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_第1页
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_第2页
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限风光在敬亭——赏刘方蔼《春日登敬亭山绝顶》彭跃为山黛似眉,水横如睛。山之秀美,水之灵动成为江南特有景致,而在人杰地灵的宣城更尽显无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正是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之下而闻名遐迩,但不为众人所知的《春日登敬亭山绝顶》也同样值得我们把玩咀嚼。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诗歌开头描述了登上敬亭山顶的感受,“一快登临意”中一个“快”字既能展现轻盈的步伐和快捷的身影,也可以探视出登山过程中的快意;“盘回踏数峰”一句亦能感受在游历敬亭山数峰之后淋漓的畅快之感,与前句中的“快”

2、一脉相承。敬亭山现在看似面积不大,但在古代时涵括大小山峰60座,其中一峰、敬峰、翠云峰为三大主峰,所言“数峰”即于此。山中各峰之间迂回曲折,萦绕回环;山间探幽寻胜,觅壑求涧,踏过数峰之后绕荡耳畔的天籁声响,显现出漫步山中胜景中,如杜甫的凌绝顶而览众山的那般喜悦豪迈之情。因此诗歌开篇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露尖都石骨”一句中,“露尖”本是草木萌芽状态,但该句之“尖”则形象写出了山峰之石嶙峋怪异、复迭林立的模样。古人云:“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山无石不奇。”同样,穿梭于敬亭山中,如没有山石相随,那么敬亭山的奇

3、丽险峻之美则荡然无存。“石骨”中一“骨”字则展现出山石突兀坚硬之状,宋代王炎在《游砚山》诗中曾咏叹“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两者相较,王炎之句展现“水无石不清”,方蔼之句体现“山无石不奇”,但两句中的“石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烘托本人所游山峰的奇秀之美而叹。“僻径但樵踪”一句中“僻径”一词,让我们感知的是逶迤的山路旁无过多喧嚣嘈杂之声,只有大自然的那份幽深的静谧。“但”有“只是”之意,微笔一转,如此奇险幽美的山中美景无人欣赏,只有打柴回来的樵夫身影,看似心中存有稍许遗憾之情,但实则感受到独自享受春日的那份闲适和惬意

4、,而绝无柳宗元笔下“万径人踪灭”的孤寒清冷。颈联“万灶腾烟海,双溪走玉龙”一句堪称本诗写景妙句。此时已临绝顶,胸襟甫荡,明媚的春日,骀荡的春风,让完全沉浸在这片美景中。登高望远,俯瞰山水,山中秀景尽收眼底。此时用“万灶”,却未使用“万家”,“万家”相联之多是“灯火”,跟“烟海”不对应;而“万灶”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能让读者想象众多农户人家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让人眼前浮现一幅祥和宁静的乡村田园图。此时烟雾弥漫在“双溪”之上,顿有烟波浩渺、水天相接之感,“腾”则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岚朦霭漫、直干云霄的山中奇景。“双溪”主要是“宛

5、溪”和“句溪”两条河流。李白曾写“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一句,展现了那时宛溪河深远澄澈的特点;句溪因溪形似草书“句”字而得名,古人有云:“倒影句溪供览眺,波光四面焕玲珑”,形象地写出句溪的清透恬美。此时凌绝顶而俯瞰双溪,双溪像双龙盘卧旋绕,游弋江中。幽壑之潜蛟立显江面,足可知晓江水之深,让沉浸其中而驻足欣赏。此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山下美景形象显露凸现,让人感觉敬亭山景色摇曳多姿,烁烁生辉。尾联“山腰藏古寺,春老翠云松”一句中若隐若现的山林间古寺,更加增添了敬亭山的古韵神秘。而一“藏”字则运用拟人修辞,将古寺位居敬亭山繁茂

6、之景中的状态十足显现。此句应是想到宋徽宗赵佶的那幅“深山藏古寺”获得头名的招考图:崇山峻岭清泉飞流直下中,那位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画面虽无古寺,但“深山”“古”“寺”全部蕴含其中。这种含蓄蕴藉的诗意美在刘方蔼的“山腰藏古寺”里也体现出,正是因为“藏”更能显现周围草木的郁葱之貌,也与后句相呼应。后句中“春老”点明了暮春时令,这本是千花百草凋谢衰褪之时,但山中的松树却愈显苍翠劲绿。松树这种植物最大的特性,是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永葆生机,散发绿意。因此,即使是晚春时节,登上山顶还是感到扑面的沁心自然气息。整首诗重

7、在描述登高所见之景,处处洋溢着登上山顶后的美妙心境。心境,是创的主观情感染上某种色彩的、比较持久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首诗从情感来看,应该包含着三种心境:诗人热爱自然、行“乐”其中的愉快心境。作为宣城人,敬亭山应该是引以为豪的诗山。生活在清代年间,领略了谢眺、李白、刘禹锡、韩愈等著名诗人登临敬亭山后的诗作,不禁诗兴大发而创作此诗。眼中的林立山峰、嶙峋怪石以及朦烟清溪、苍松翠柏,都染上诗人对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色彩。而这些秀山奇景,实际上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这在文艺心理学上被称为是的创作显动机。这种动机是创作的本能意识,不是为

8、写山而写山,是在自然景物的促发和刺激之下,让原本山中无生命的物象,经过反复的观赏体验,从而形成心中诗歌的内形式——审美意象。诗人穿梭其中,快乐美好心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喜爱幽远、行“静”其中的淡雅心境。山中之乐,除有美景胜地的一路拾掇,自然也有景中沉淀的自我心境。“僻径但樵踪”一句,看似不经意的点染,实则是心灵的净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