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诊断名解和问答_修订版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一.名解1.症状(P1):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2.体征(P1):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问诊(P5):是医生通过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4.现病史(P6):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过程。5.主诉(P6):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6.既往史(P7):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
2、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7.发热(P16):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8.稽留热(P17):体温恒定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9.驰张热(P17):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10.间歇热(P18):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
3、速降至正常水平,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1.波状热(P18):体温逐渐上升达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布氏杆菌病.12.回归热(P18):体温急骤上升至39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的交替一次.可见于霍奇金病.13.不规则热(P18):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14.皮肤黏膜出血(P21和P22):因机
4、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退者称为皮肤黏膜出血.15.水肿(P22):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6.干性咳嗽(P25):指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等.17.湿性咳嗽(P25):指咳嗽伴有较多的痰液,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18.咯血(P26):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19.中量咯血(P27):每日咯血量在100-300ml的咯血.20.发绀(P30):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紫
5、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21.心源性哮喘(P33):急性坐心衰竭引起的一种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常于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症状减轻缓解,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紫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罗音,心率增快,可有奔马律.221406医学一系督导队组织整理仅供参考.酸中毒大呼吸(Kussmaul呼吸)(P33):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强烈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受体或直接兴奋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
6、难,出现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23.呕吐(P35):是指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餐后1小时呕吐称延迟性呕吐,提示胃张力下降或胃排空延迟24.呕血(P37):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25.便血(P39):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26.隐血(P39):指消化道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实验才能确定.27.内脏性腹痛(P41):是腹内某
7、一器官的疼痛信号由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引起.特点:1,定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2,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钝痛和灼痛;3,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28.躯体性腹痛(P41):是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疼痛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阶段所支配的皮肤一起.特点:1,定位准确;2,程度剧烈而持续;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4,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29.牵涉痛(P41):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所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特点是定
8、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30.腹泻(P43):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为消化的食物。31.黄疸(P46):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32.隐形黄疸(P46):即胆红素在17.1-34.2umol/L(1-2mg/dl),在临床上此类黄疸不易察觉。3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P47):尿胆原小部分(10-20%)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所谓